就像是電影中常出現的戒酒團體治療常會出現的自我介紹:「 Hi,I'm Joyce.I was an Alcoholic .」,Joyce也曾沉迷於酒精、甚至藥物,但根據剛才計算日期,我得小驕傲地說:「 由07年1月3日至今,我已經戒酒495天 」,請鼓掌~~~ 當然期間有喝過一小杯紅酒,那是在朋友家吃飯,難以拒絕對方父母的好意,除此之外 我連年夜飯的酒都拒絕喝。作到這麼絕,並非是我戒酒的意志力強,而是我太明白酒的誘惑力大得令我難以抗拒,一但我開始喝 就會忍不住想陷入微醺或大醉一場的情緒。 我非常懷念一個過世已久的舅舅,我厭惡喝醉酒的人,特別是親友,但他是唯一喝醉後更讓我喜歡的人,喝醉酒的他常表現出一種比平時更清醒的神態,常吐出近似天啟的話語,當時大概只有我明白他的話中深意,而其他人都認為他在胡言亂語,也因為如此 他特別喜歡我。 舅舅很喜歡看偵探小說也常推薦我看,因此每當他與眾人喝酒時, 七八歲的我就作在一旁邊看偵探小說邊吃著他們的下酒菜,很奇妙的畫面不是嗎?我會說他喝醉更清醒,是因為即使喝越多,他 話越多越犀利,甚至邊跟其他長輩抬槓吵架,還邊回頭和我討論小說中的案情,他常說:「酒是智慧水」。(苦笑) 然而他就像一個雙面鏡,喜愛閱讀與思考這點深深影響我,而愛好杯中物的習慣則讓我難以定好壞;因此我直到上高中才第一次喝酒,而且沒喝醉過也不覺得好喝,所以我從來不懂他為何會不顧週遭人的反對,堅持狂飲至死,我不懂他為何要這樣酗酒,甚至他的過世讓我傷痛多年,至今我仍常希望能再跟他多相處一些時間... 酒拉近我跟他的感情卻也將他帶離我的生命,酒給我身軀溫暖卻也讓我心寒,酒是如此讓我愛恨交加.... 原來對酒的矛盾情結自孩提時就跟隨著我長大,於是在我第一次因分手而被朋友灌醉後,緊接著開始第二次、第三次喝醉...很快地 我成了朋友眼中的酒鬼,但我卻漸漸能體會舅舅當年的心境 ,或許他也感受到靈魂受束縛而逐漸失去力量,酒精雖然不能注入動力,卻能讓靈魂掙脫拘束,得到片刻的喘息;甚至Joyce常想「 會不會是因恐懼再一次失去像舅舅般了解我的人,於是從那之後我就不再讓旁人觸碰內心 」。 ...
Joyce書寫對電影的反芻、文化的反叛與新媒體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