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標準的省思
2004的 登峰造擊(Million Dollar Baby)主要講述安樂死議題;2005年Paul Haggis導的電影 衝擊效應(Crash)探討的是美國人面對文化衝突的道德困境;2007年這部 震撼效應(In the Valley of Elah)講的則是戰爭中扭曲的人性。
Joyce認為Paul Haggis的這三部電影所要傳達的皆是美國當前社會的諸多弊病,或許可稱為「美國當代文化議題三部曲」。
若將震撼效應(In the Valley of Elah)獨立評析,則本片只能算是一部對美伊戰爭的反戰片,甚至不比導演上一部衝擊效應(Crash)面向多元。但若將三部片視為整體,我們可從中梳理出導演對道德議題思索的脈絡。
相較麥克爾·摩爾(Michael Moore)那樣赤裸裸將問題攤在螢幕上,Paul Haggis身為編劇兼導演,自然很擅長敘說故事並在其中說理,兩位導演的手法差異很大,但中心思維卻是異常地雷同。
檢驗正義的純度
電影大綱:一位由伊拉克戰爭返美的軍人失蹤,焦急的父親同時也是退役士官長的漢克(湯米李瓊斯 飾)面對軍方與警方的推諉,決心自己調查兒子的死因,隨著逐漸深入的調查過程,他越發對自己奉行一生的愛國價值觀感到懷疑,同時從兒子軍中同袍口中及兒子遺留的手機影片裡,見到美伊戰爭如何扭曲著包括他孩子在內的美國士兵,染上毒癮或是以殘殺民眾取樂。
出乎漢克意料,最後兇手竟是與兒子生死與共的軍中同袍,只因口角就殺害、分屍、焚屍...
Paul Haggis藉著這則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來描述戰爭如何將許多年輕人的人性摧毀殆盡,即便他們是勝利的那方,卻也在心靈上付出慘痛的代價。電影中一位自伊拉克返美整頓的大兵這麼說:「在伊拉克那個鬼地方時,我天天祈求著回來;然而現在我回來了,卻恨不得回到那鬼地方。」
此外Paul Haggis並以一則你我都熟悉的聖經故事作為本片最佳的注解,十四歲牧羊僮的大衛如何能挑戰巨人哥利亞,並在Elah谷成功擊殺巨人呢?在聖經中大衛之所以如此乃是「勇氣與信仰」的表現,然而換個角度思考,一個14歲的孩子能有如此超人般的勇氣與殺人的膽識,是否意味他得丟棄身為人的膽怯與憐憫?
戰爭的殘忍不言而喻,但這並不是Paul Haggis反戰的理由,震撼效應(In the Valley of Elah)由虐囚為樂、殺害同袍的美國大兵為借鏡,讓我們深思美伊戰爭的荒謬─「難道非得藉戰爭才能得到安全感?勇氣是否非得靠傷害他者證明?口呼正義是否會讓恐懼消散?」
導演Paul Haggis並藉著女主角身邊的警察同僚的漠然諷刺官僚體制的僵化與去人性,或許也正是群體思考的僵化與麻木導致戰爭的發起吧。
觀影重點
Joyce認為 震撼效應(In the Valley of Elah)最精采的不是具體的美伊戰爭,也不在反戰的論述,而是湯米李瓊斯飾演的極高愛國情操老軍官的信念之戰,湯米李瓊斯代表的是美國傳統父權思維裡崇尚勇敢的英雄式文化,鼓勵自己兒子們上了戰場,卻沒有一個再踏入家門,眼見自己國家發動的不文明侵略行為,如何地扭轉、分化天性善良的小兒子,深深地帶給痛失愛子的老軍官二次傷害,問題已不在於戰爭,因為當戰爭是出於自保的狹隘目的時,不但無法獲得美國傳統價值鼓吹的勇氣,且與引以為傲的正義二字漸行漸遠。
除了湯米李瓊斯精采絕倫的內心獨角戲外,坦白說或許只剩一個曲折的劇本,但內容實在談不上豐富,震撼效應(In the Valley of Elah)可能不適合重口味的觀眾,甚至電影步調也有些緩慢,但Joyce還是很推薦各位去租來耐著性子看。
其實Joyce還是比較想看到Iraq觀點的反戰片!
最後發個小牢騷,Joyce對In the Valley of Elah台灣片商翻成震撼效應實在很無奈,以下港中台三地所翻譯的四個電影名稱,Joyce覺得「進退維谷」雖然稍嫌文藝,但卻翻譯的最到位,總比不著頭緒的震撼效應強百倍!
- 決戰以拉谷
- 震撼效應
- 伊拉谷迷蹤
- 進退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