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震撼效應》戰爭中進退維谷的道德窘境



道德標準的省思
In the Valley of Elah  blacktale joyce movie
2004的 登峰造擊(Million Dollar Baby)主要講述安樂死議題;2005年Paul Haggis導的電影 衝擊效應(Crash)探討的是美國人面對文化衝突的道德困境;2007年這部 震撼效應(In the Valley of Elah)講的則是戰爭中扭曲的人性。
Joyce認為Paul Haggis的這三部電影所要傳達的皆是美國當前社會的諸多弊病,或許可稱為「美國當代文化議題三部曲」。


若將震撼效應(In the Valley of Elah)獨立評析,則本片只能算是一部對美伊戰爭的反戰片,甚至不比導演上一部衝擊效應(Crash)面向多元。但若將三部片視為整體,我們可從中梳理出導演對道德議題思索的脈絡。

相較麥克爾·摩爾(Michael Moore)那樣赤裸裸將問題攤在螢幕上,Paul Haggis身為編劇兼導演,自然很擅長敘說故事並在其中說理,兩位導演的手法差異很大,但中心思維卻是異常地雷同。

檢驗正義的純度

電影大綱:一位由伊拉克戰爭返美的軍人失蹤,焦急的父親同時也是退役士官長的漢克(湯米李瓊斯 飾)面對軍方與警方的推諉,決心自己調查兒子的死因,隨著逐漸深入的調查過程,他越發對自己奉行一生的愛國價值觀感到懷疑,同時從兒子軍中同袍口中及兒子遺留的手機影片裡,見到美伊戰爭如何扭曲著包括他孩子在內的美國士兵,染上毒癮或是以殘殺民眾取樂。
出乎漢克意料,最後兇手竟是與兒子生死與共的軍中同袍,只因口角就殺害、分屍、焚屍...

Paul Haggis藉著這則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來描述戰爭如何將許多年輕人的人性摧毀殆盡,即便他們是勝利的那方,卻也在心靈上付出慘痛的代價。電影中一位自伊拉克返美整頓的大兵這麼說:「在伊拉克那個鬼地方時,我天天祈求著回來;然而現在我回來了,卻恨不得回到那鬼地方。」
In the Valley of Elah  blacktale joyce movie
此外Paul Haggis並以一則你我都熟悉的聖經故事作為本片最佳的注解,十四歲牧羊僮的大衛如何能挑戰巨人哥利亞,並在Elah谷成功擊殺巨人呢?在聖經中大衛之所以如此乃是「勇氣與信仰」的表現,然而換個角度思考,一個14歲的孩子能有如此超人般的勇氣與殺人的膽識,是否意味他得丟棄身為人的膽怯與憐憫?

戰爭的殘忍不言而喻,但這並不是Paul Haggis反戰的理由,震撼效應(In the Valley of Elah)由虐囚為樂、殺害同袍的美國大兵為借鏡,讓我們深思美伊戰爭的荒謬─「難道非得藉戰爭才能得到安全感?勇氣是否非得靠傷害他者證明?口呼正義是否會讓恐懼消散?
In the Valley of Elah  blacktale joyce movie
導演Paul Haggis並藉著女主角身邊的警察同僚的漠然諷刺官僚體制的僵化與去人性,或許也正是群體思考的僵化與麻木導致戰爭的發起吧。

觀影重點
In the Valley of Elah  blacktale joyce movie
Joyce認為 震撼效應(In the Valley of Elah)最精采的不是具體的美伊戰爭,也不在反戰的論述,而是湯米李瓊斯飾演的極高愛國情操老軍官的信念之戰,湯米李瓊斯代表的是美國傳統父權思維裡崇尚勇敢的英雄式文化,鼓勵自己兒子們上了戰場,卻沒有一個再踏入家門,眼見自己國家發動的不文明侵略行為,如何地扭轉、分化天性善良的小兒子,深深地帶給痛失愛子的老軍官二次傷害,問題已不在於戰爭,因為當戰爭是出於自保的狹隘目的時,不但無法獲得美國傳統價值鼓吹的勇氣,且與引以為傲的正義二字漸行漸遠

除了湯米李瓊斯精采絕倫的內心獨角戲外,坦白說或許只剩一個曲折的劇本,但內容實在談不上豐富,震撼效應(In the Valley of Elah)可能不適合重口味的觀眾,甚至電影步調也有些緩慢,但Joyce還是很推薦各位去租來耐著性子看。
其實Joyce還是比較想看到Iraq觀點的反戰片!

最後發個小牢騷,Joyce對In the Valley of Elah台灣片商翻成震撼效應實在很無奈,以下港中台三地所翻譯的四個電影名稱,Joyce覺得「進退維谷」雖然稍嫌文藝,但卻翻譯的最到位,總比不著頭緒的震撼效應強百倍!
  1. 決戰以拉谷
  2. 震撼效應
  3. 伊拉谷迷蹤
  4. 進退維谷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不知道的普羅米修斯(一)異形電影的藝術DNA

《異形》(1979)導演RidleyScott最近帶著新作《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再次將異形這種奇妙生物展現在螢光幕前,而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評價非常兩極,Joyce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在於開啟這種好壞的爭辯,而是想談談「異形」這種虛構生物一脈相承的藝術血統, 無劇透!請安心閱讀。 左為異形編劇之一Dan O'Bannon  右為HR Giger,背景是《異形》道具製作現場 在1979年《異形》上映時,觀眾與影評的反應也呈現極端憎惡或無比熱愛,但《異形》在視覺效果上的成就卻是有口皆碑的好,這不得不歸功於瑞士超現實主義畫家與雕塑家HR Giger。

《迷霧驚魂》最深沉的恐懼乃是絕望

看看我!看看我!我體內的怪物已經變的這麼大了喔! 引自浦澤直樹的漫畫Monster 如果要Joyce簡單描述電影迷霧驚魂(Mist)的感想,我會說:導演 Frank Darabont 與原著史蒂芬金聯手在觀眾的心裡喚醒一頭駭人的怪物,電影播畢你會發覺自己連呼吸都飄散著逼人窒息的絕望。 導演 Frank Darabont 先前曾拍過「刺激1995」與「綠色奇蹟」,皆是史蒂芬金的小說改編,今年推出的「迷霧驚魂(Mist)」是兩人第三次合作,自然比起前兩部作品更細膩精準地詮釋史蒂芬金的恐怖風格,「迷霧驚魂(Mist)」的影片時間較短,因此一些故事細節讓觀眾摸不著頭緒,但絕對是近年來翻拍史蒂芬金小說最成功的電影。   內容簡介(無雷): 電影始自遭暴風雨摧折的小鎮,一陣濃霧悄然地自山巔飄降,男主角開車帶著幼子來到鎮上的超市採買,而大多數鎮民打算囤積糧食也蜂擁而來,當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措手不及地籠罩整個市鎮,霧裡更藏匿著未知的怪物時,這間超市成為他們唯一的避難所.... 迷霧的第一層涵義: 許多恐怖片都熱愛運用「霧」陰冷且若隱若現的特性渲染氣氛,但 在「迷霧驚魂(Mist)」中,久久不散的「霧」除了作為傳遞恐怖的媒介外,又多了些細膩的特殊寓意─「人際間因誤解而猜忌」。 有形濃霧與有形的怪物直接給予鎮民與觀眾感官視覺上的戰慄與驚恐,慌亂中的鎮民們又因信念、信仰而彼此猜忌、責怪,這是導演巧妙釋放的無形濃霧,此外隨著死亡的陰影逐步逼近,鎮民們的恐懼將內心無形的怪物餵養的更壯碩,最終主角們沒被不明的怪物吞噬,卻紛紛慘死在名為絕望的怪物足下。 最後男主角等人開車離去時,隔著霧與困守在超市的鎮民相望,徹底將這種人際間疏離猜忌表現到極至; 決定駕車離去的主角們與其說是勇氣使然,更毋寧是因信念不同而遭驅趕 ─ 苟且偷安與冒險求生,其目的都是追求一絲活下去的希望,然而恐懼卻讓人性自私爭鬥的一面表露無遺 。 上述這段已經接近電影尾聲,但令Joyce讚嘆的是導演處理人的神情之細膩,請網友一定要仔細看「離開」這個橋段,導演特地用慢鏡頭配上 悲壯 噁心配樂處理,正是要讓觀眾看清楚每一個飾演鎮民的演員臉上表露的迷惘、後悔、悲傷、恐懼...但就是沒有一...

《蝸牛食堂》身心食同源

  日本異常地喜愛拍攝以食物作為人際溝通的電影,Joyce個人尤其關注其中幾部涉及女性主題的美食電影,像是《海鷗食堂》裡日本中年女子企圖將飯糰的美味傳達給芬蘭人,到《幸福的馨香》百貨公司女職員從排斥、喜愛、進而守護中華料理,或是《 幸福便當 》講述單親媽媽如何以便當開啟第二人生的可能,女性料理人的故事往往比料理鐵人類的男性敘事多了幾分柔軟細膩的口感,也更容易喚醒觀眾自身成長的味蕾經驗,畢竟我們的味覺經驗主要還是仰賴成長過程中身邊的女性所建構,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