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初攝的勤美誠品綠園道

 

 

昨日Joyce期待已久的台中誠品旗艦店 ─「勤美誠品綠園道」終於開幕,我一早就邀朋友們陪我去拍照,我們下午一點到時,已經人潮洶湧,號稱11000個停車位只剩下260個,好在台中真的停車很方便,沿著綠園道還是有很多停車位,因為Joyce第一次用Panasonic的DMC-TZ3照相,先在綠園道照了幾張來掌握相機特性。

勤美誠品綠園道

 

 

Joyce挺欣賞這次負責外觀設計的建築師郭旭原,當我們一行人沿著綠園道走向誠品,常偶然地在林蔭間看到誠品旗艦店的外貌,姑且不論綠色建築的環保實際效果,但如下圖,的確能感受到建築物與週遭綠意的和諧感。

勤美誠品綠園道

 

 

但Joyce個人認為「勤美誠品綠園道」外觀整體太過於整齊,有些許被壓迫的秩序感,或許能用些許藤蔓類作點綴會令人感覺較舒適,在視覺上會比較有層次感。

沿著外圍走了一圈,正巧噴霧器開始灑水,整面外牆產生迷濛的虛幻感,輔以大量的原木色建材,彷彿整棟建築物在吐口水呼吸般。

勤美誠品綠園道 

勤美誠品綠園道

 

 

適逢「勤美誠品綠園道」開幕,在外圍人行道上有些活動舉行,有小丑藝人現場折氣球以及JS等藝人獻唱,到6/22為止將有一個月的開幕慶,每週末都會舉辦許多特別活動,非常適合闔家大小前往。

(我不認識小丑旁的這位帥哥,但他的笑容很上相喔)

勤美誠品綠園道

 

 

因為天氣實在太熱,在進去逛之前,Joyce忍不住先去買了Cold Stone的冰淇淋消暑,Cold Stone的服務生素質非常高,笑容可掬又勤於詢問客人需求,可惜我太害羞不敢照那位正妹,下圖是DMC-TZ3的近拍測試。

勤美誠品綠園道

這篇不是勸敗文,但我要誇讚一下,Panasonic的DMC-TZ3真的是很變態的相機,Joyce大約花了半小時就非常適應操作,並能拍出滿意的作品,接著一行人進入室內後,望著眼前像百貨公司週年慶般的人潮,我整個傻眼了,這是要拍個屁啊!

 

 

「勤美誠品綠園道」的室內部分由建築師陳瑞憲規劃,Joyce個人是覺得好壞參半,他在一樓運用非常多黑色的反射性材質搭配燈光(時尚感),並利用許多玻璃材質把戶外光導入室內(自然感),這卻讓一樓的光線色彩失控,讓人眼花撩亂,如下圖,商品與人群反射在天花板,Joyce用一張黑白色調來比較,或許讀者能明白為何我認為過多的反射反而像菜市場。

我覺得在白天室內的投射燈適量的擺放即可,晚上缺乏戶外光時再增強內部照明,這樣也更能符合「綠色建築」環保節電的意涵

勤美誠品綠園道

 

 

二樓以上的天花板就就沒用反射性強的鋼板,主題是裝置藝術!?

但其實不太好找,此外可能是開幕的太倉卒,大部分專櫃擺設都嫌雜亂,如果說一樓是光線失控,二樓則是商品跟動線失控。

勤美誠品綠園道

 

 

室內部分最特殊的設計是20米高的植生牆,由B2延伸到3樓,可惜由於建築主體限制,不適用我喜歡的天井採光,用的是高亮度的照明燈,初次看到相當震撼,但稍嫌不耐看。

勤美誠品綠園道 

大量採用透明玻璃,使得植生牆的綠意能穿透並投射在玻璃上,活潑的綠色光澤與沉穩的黑色基調,時尚感與安全感兼備。

勤美誠品綠園道

 

 

嗯...「勤美誠品綠園道」的廁所實在暗到常射不準,看的出開幕的很倉卒,三間廁所有兩間維護中,手扶梯也發生短暫故障,此外室內很多座椅都貼著禁止觸碰的字條,像我這種逛街每15分鐘一定得坐下休息五分鐘的老頭而言,相當不貼心,這點希望「勤美誠品綠園道」能儘快改善。

勤美誠品綠園道

 

三樓是誠品文化館,坦白說Joyce還無法對其設計下定論,附上幾張圖給諸位觀賞吧。個人很喜歡一大面放著剛停刊的「誠品好讀展示櫃」,只是放停刊的刊物總有種像靈位的錯覺XD

勤美誠品綠園道

 

 

Joyce最喜歡地下室的設計,大量木材加上龜裂肌理石材,加上非常少量的投射燈,感覺非常適合約會聚餐。

地下室的Balini Pasta與MomoParadise兩家餐廳,我在台北時常吃,很高興終於來台中開分店了。

勤美誠品綠園道

 

結語:
雖然Joyce這篇對設計的部分有些嚴苛,但整體而言,「勤美誠品綠園道」是你到訪台中時,相當值得前往的景點之一;也很開心台中人又多了一處遊玩的地方。

 

寫了這篇,Joyce終於明白我完全沒有寫旅遊文章的天份啊!一堆圖片整理起來超麻煩,我由衷地欽佩旅遊美食類部落客們。

 

衍伸閱讀:一棟用心的建築 -- 勤美誠品綠園道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不知道的普羅米修斯(一)異形電影的藝術DNA

《異形》(1979)導演RidleyScott最近帶著新作《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再次將異形這種奇妙生物展現在螢光幕前,而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評價非常兩極,Joyce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在於開啟這種好壞的爭辯,而是想談談「異形」這種虛構生物一脈相承的藝術血統, 無劇透!請安心閱讀。 左為異形編劇之一Dan O'Bannon  右為HR Giger,背景是《異形》道具製作現場 在1979年《異形》上映時,觀眾與影評的反應也呈現極端憎惡或無比熱愛,但《異形》在視覺效果上的成就卻是有口皆碑的好,這不得不歸功於瑞士超現實主義畫家與雕塑家HR Giger。

《迷霧驚魂》最深沉的恐懼乃是絕望

看看我!看看我!我體內的怪物已經變的這麼大了喔! 引自浦澤直樹的漫畫Monster 如果要Joyce簡單描述電影迷霧驚魂(Mist)的感想,我會說:導演 Frank Darabont 與原著史蒂芬金聯手在觀眾的心裡喚醒一頭駭人的怪物,電影播畢你會發覺自己連呼吸都飄散著逼人窒息的絕望。 導演 Frank Darabont 先前曾拍過「刺激1995」與「綠色奇蹟」,皆是史蒂芬金的小說改編,今年推出的「迷霧驚魂(Mist)」是兩人第三次合作,自然比起前兩部作品更細膩精準地詮釋史蒂芬金的恐怖風格,「迷霧驚魂(Mist)」的影片時間較短,因此一些故事細節讓觀眾摸不著頭緒,但絕對是近年來翻拍史蒂芬金小說最成功的電影。   內容簡介(無雷): 電影始自遭暴風雨摧折的小鎮,一陣濃霧悄然地自山巔飄降,男主角開車帶著幼子來到鎮上的超市採買,而大多數鎮民打算囤積糧食也蜂擁而來,當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措手不及地籠罩整個市鎮,霧裡更藏匿著未知的怪物時,這間超市成為他們唯一的避難所.... 迷霧的第一層涵義: 許多恐怖片都熱愛運用「霧」陰冷且若隱若現的特性渲染氣氛,但 在「迷霧驚魂(Mist)」中,久久不散的「霧」除了作為傳遞恐怖的媒介外,又多了些細膩的特殊寓意─「人際間因誤解而猜忌」。 有形濃霧與有形的怪物直接給予鎮民與觀眾感官視覺上的戰慄與驚恐,慌亂中的鎮民們又因信念、信仰而彼此猜忌、責怪,這是導演巧妙釋放的無形濃霧,此外隨著死亡的陰影逐步逼近,鎮民們的恐懼將內心無形的怪物餵養的更壯碩,最終主角們沒被不明的怪物吞噬,卻紛紛慘死在名為絕望的怪物足下。 最後男主角等人開車離去時,隔著霧與困守在超市的鎮民相望,徹底將這種人際間疏離猜忌表現到極至; 決定駕車離去的主角們與其說是勇氣使然,更毋寧是因信念不同而遭驅趕 ─ 苟且偷安與冒險求生,其目的都是追求一絲活下去的希望,然而恐懼卻讓人性自私爭鬥的一面表露無遺 。 上述這段已經接近電影尾聲,但令Joyce讚嘆的是導演處理人的神情之細膩,請網友一定要仔細看「離開」這個橋段,導演特地用慢鏡頭配上 悲壯 噁心配樂處理,正是要讓觀眾看清楚每一個飾演鎮民的演員臉上表露的迷惘、後悔、悲傷、恐懼...但就是沒有一...

《畫中畫Anamorph》─ 傑作與劣作的一筆之遙

  Joyce偏愛犯罪驚悚類型的電影,常在觀影後思考是什麼動機驅使連續殺人魔再三地凌虐屠殺被害者,是報復、快感、或是控制慾?有時甚至暗自聯想在奪去他者的性命的那一刻,是否會如臨盆的孕婦,感受著帶有神聖性的生命躍動(或掙扎),而有自身確切活著的喜悅,思及至此,赫然驚察我心底竟蘊含這般原始又嗜血的因子,究竟電影是放大人性中潛伏的黑影,抑或電影只是你我夢靨的些許再現?《畫中畫Anamorph》則在觀眾意識開拓出一座嶄新的幽暗花園...   容我先說明一下片名《Anamorph》,原意來自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特殊繪畫技巧「變形繪畫」,其中以漢斯.賀賓(Hans Holbein)1533年的作品「使節」(The Ambassadors)最具代表性(如上圖),傳統的透視法皆假設觀賞者位於畫作的正面,然而變形繪畫則得由特定角度才能看到畫作內的第二幅作品「象徵死亡的骷髏頭」,意喻有限的視角造成了認知的晦澀性。畫作裡的兩位青年擁有權勢與才華,乍看是幸福圓滿的人生,卻同樣逃不開死亡的命運。導演以此繪畫術語表達“真實是隨著視角不同而變化”     《畫中畫Anamorph》的劇情設定不足為奇,頗似克里斯多福諾藍執導的《針鋒相對 Insomnia》 (註:Joyce強力推薦) : 70年代紐約市,警探Stan(威廉達佛 飾)偵破一樁駭人聽聞的連續殺人案件「Uncle Eddie」,然而因疏失導致一名少女遭殺害,使得他背負強烈罪惡感覺並渾噩地酗酒消愁,五年後,一起兇殺案竟與疑似死亡的「Uncle Eddie」有著同樣的手法,究竟是模仿犯還是當年抓錯兇手?瀕臨崩潰邊緣的警探Stan究竟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Joyce懷疑編劇兼導演Henry S. Miller的靈感是否來自勞倫斯‧卜洛 克所寫的「屠宰場之舞」,地點同樣是光鮮且污穢的紐約,主角皆背負著過去的陰影及酗酒,小說裡的兇手將虐殺過程拍攝成電影,《畫中畫Anamorph》則是以屍體創作藝術品,甚至結局也都令人錯愕悵然,解開了部分迷題卻又帶給讀者亙古難解的人性難題,這部電影的確有種類似偵探小說的懸疑氣氛,且厚實有味。   但隨著劇情推展,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