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阿拉斯加之死 Into The Wild》─ 重返伊甸園的亞當

流浪者的心是平合寧靜而非放浪形駭,流浪者的手指清柔地撫拭眼裡的塵埃而非視而不見,流浪者裸足行走在文明社會的邊疆,卻一步步靠近意識的原點......1999.07.18 Joyce寫於旅途中

電影《阿拉斯加之死 Into The Wild》改編自 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的文學著作《阿拉斯加之死》,內容取材自真人真事,敘述“一位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男孩克里斯,在1990那年暑假, 離開他成長的富裕家庭,改名為亞歷在美國各地旅行,尋找人生的意義,二年當中完全沒有和家人連絡,直到1992年一位獵人在阿拉斯加的荒原發現他的屍體”。

PDVD_001 《阿拉斯加之死》有很長一段時間是陪伴Joyce入眠的枕邊書,在那段茫然無所依的青春期,克里斯在旅途所見的美景藉著Jon Krakauer優美的文筆,讓我增添許多的嚮往;甚至從克里斯對追尋自我的渴望也勾起讀者的共鳴與慰藉,因此傳出西恩潘開拍電影版的消息時,Joyce便一直引頸期待著。

前天看完《阿拉斯加之死 Into The Wild》後,身為書迷幾乎想下跪感謝導演西恩潘,影像化後的《阿拉斯加之死》散發著超越原作的感染力,有如我初次觀賞雲門舞集改編自赫曼.赫塞的《流浪者之歌》,戲劇氣氛的營造恰似你閱讀時的想像,視聽覺上卻又呈現意料之外的新奇風貌,那些畫面自此深刻地烙印在你腦海,鮮明的彷彿你就是戲劇中的主角。這種扣人心弦的感動不是單純地將原作翻拍所能達成,而是導演與編劇不斷地揣摩、深思後,以自己的生命經驗結合,所作出的詮釋,幾乎可視為另一部新作品。

PDVD_009

Jon Krakauer的原著是採取類似報導文學的體制所寫,他追朔克里 斯流浪的路徑,並深度採訪了克里斯途中所相遇的人們以及其家人,藉由眾人對克里斯不同的觀感,以拼湊出或許是最貼近克里斯完整的面貌。畢竟在事發當年,社會輿論無非是譴責克里斯的莽撞愚蠢,或視其為勇氣可嘉的英雄,然而真實為何?身為記者的Jon Krakauer肯定明瞭客觀真實的不存在,每個人所見證的真實都僅是主觀詮釋後的結果,是片面且扭曲的,身為記者正是要去採訪這些證言,並非追求唯一真相而是試著還原全貌,最後也許像邏輯推理般,加入些合理的猜測與判斷。

PDVD_012

西恩潘在導演這部電影則也採用這種多重參照的拍攝方式,使影片 既有紀錄片的逼真卻又無疑是部流暢的劇情電影,攝影鏡頭經常以近拍的方式拍攝克里斯的背影、側影,讓觀眾有如克里斯的旅行夥伴般親密,並閱讀著他旅行期間的私人日記。又時而在場景轉換時,由克里斯的妹妹口述她的看法,讓觀眾知曉原來在克里斯優渥的生活背後,竟是壓抑著一段不愉快的童年以及家庭醜聞。克里斯旅途中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們除了能供觀眾揣測著他流浪的動機與目的,像是待他如兄長的Wayne、視他如己出的婦女Jan、希望收養他的老爺爺..等人,發自真誠的關心與幫助彌補著主角心靈的傷痕,「諒解與關愛」的點綴更讓這部電影洋溢著為之動容的人間溫情。

如前述 Joyce特意說明這種參照結構的相似性,乃是因導演的拍攝方式隱約地契合克里斯追求自我的過程,這個世界本身,既生於內在卻又存於外,同理 自我的追尋之所以困難重重,真我藏諸於內在心靈,卻也映照在我們身旁的每一個人,因此真我絕不是孤絕於世的,克里斯的遺言「幸福存於互惠(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正意味著從有限度的自由中獲得救贖,這種解答極為類似東方思想認為性靈的超脫終抵涅盤。

雖然Joyce一直強調這部電影具有多重觀點的內涵,然而在手法上卻暗藏著一道諷刺(質疑?),導演 西恩潘在片中並沒有安排父母訴說心情的戲份,他們對於克里斯失蹤的觀感多由妹妹陳述,頂多也是拍幾幕無聲的表情特寫,然而藉著這種有意的冷落,卻突顯出父母與孩子間的隔閡與陌生,不可否認克里斯的父母相當憂慮悲痛,然而這其中是否還有些悵然若失的自憐存在?他們是否曾嘗試去了解克里斯的真實想法?

PDVD_003

西恩潘在《阿拉斯加之死 Into The Wild》中偷渡許多他個人的詮釋,其中最讓Joyce讚嘆的就是「自然與人」的對立,諸位想必都十分熟悉失樂園的故事,亞當與夏娃如何因偷嚐禁果,而被神逐出無憂慮的伊甸園,那象徵著人性與自然(或稱神性)的斷裂。影片裡有一幕克里斯坐在路邊,啃著一顆鮮紅的蘋果,津津有味的誇張表情並非源自飢餓或是蘋果有何特別,而是他在其中品味著自由與自然的美好,也暗喻著克里斯踏上回伊甸園的道路。

PDVD_010

越接近影片結束,這種人與自然間的矛盾越是強烈,乍看憑藉槍支、糧食的克里斯在荒野中悠然自得,然而糧食與日漸減,危機感也逐漸增長,克里斯又試著獵鹿,卻不慎使肉皆腐敗,我們看著他逐日飢餓、消瘦,這才驚覺自然的殘酷面遠超乎意料,多數人這時寧可選擇回到文明社會,克里斯也不例外,但融冰使溪水暴漲,阻礙了克里斯的退縮,缺乏糧食的他按照植物圖鑑採集野果食用,卻誤食致命的毒果,這是整部電影最戲劇性的轉折點,克里斯由征服荒野的心態轉為接受荒野的美麗與殘暴,與其說他找到伊甸園的大門,不如說是伊甸園自此為他敞開,當然這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克里斯近距離接觸棕熊的那一幕,象徵著他成為自然的一份子,也隱約地透露出他再也回不了所謂文明世界,這是西恩潘對神性追求的詠嘆與悲觀。

PDVD_006

因此導演 西恩潘並不認為克里斯之死是偶然,而是種必然的宿 命,因而克里斯之死,讓這部電影達到一個希臘式的悲劇高潮,乍看之下被困在荒野中是種不幸與荒謬,但倘若克里斯安然返回家中,是否真的一個擁抱即能化解他與家人的矛盾呢?會不會在文明社會中生活一段時間後,他內心又會湧現新的衝突?

原來智慧的禁果是無法從伊甸園中取出,而踏入伊甸園的克里斯究竟是死亡或永生都以無關緊要,畢竟他已得到救贖...

《阿拉斯加之死 Into The Wild》有許多壯闊瑰麗的風景攝影,搭配Eddie Vedder滄桑的歌聲有相得益彰之妙,加上搶眼的演員卡司,IMDB上8.3分的評價實至名歸。最後僅以電影中克里斯對老者的一段話作結:人類的心靈核心來自嶄新的體驗(The core of man's spirit comes from the new experiences),建議讀者們在繁忙混亂的生活裡,抽空欣賞這部電影,必能從中體會到這所謂嶄新的體驗。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不知道的普羅米修斯(一)異形電影的藝術DNA

《異形》(1979)導演RidleyScott最近帶著新作《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再次將異形這種奇妙生物展現在螢光幕前,而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評價非常兩極,Joyce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在於開啟這種好壞的爭辯,而是想談談「異形」這種虛構生物一脈相承的藝術血統, 無劇透!請安心閱讀。 左為異形編劇之一Dan O'Bannon  右為HR Giger,背景是《異形》道具製作現場 在1979年《異形》上映時,觀眾與影評的反應也呈現極端憎惡或無比熱愛,但《異形》在視覺效果上的成就卻是有口皆碑的好,這不得不歸功於瑞士超現實主義畫家與雕塑家HR Giger。

《迷霧驚魂》最深沉的恐懼乃是絕望

看看我!看看我!我體內的怪物已經變的這麼大了喔! 引自浦澤直樹的漫畫Monster 如果要Joyce簡單描述電影迷霧驚魂(Mist)的感想,我會說:導演 Frank Darabont 與原著史蒂芬金聯手在觀眾的心裡喚醒一頭駭人的怪物,電影播畢你會發覺自己連呼吸都飄散著逼人窒息的絕望。 導演 Frank Darabont 先前曾拍過「刺激1995」與「綠色奇蹟」,皆是史蒂芬金的小說改編,今年推出的「迷霧驚魂(Mist)」是兩人第三次合作,自然比起前兩部作品更細膩精準地詮釋史蒂芬金的恐怖風格,「迷霧驚魂(Mist)」的影片時間較短,因此一些故事細節讓觀眾摸不著頭緒,但絕對是近年來翻拍史蒂芬金小說最成功的電影。   內容簡介(無雷): 電影始自遭暴風雨摧折的小鎮,一陣濃霧悄然地自山巔飄降,男主角開車帶著幼子來到鎮上的超市採買,而大多數鎮民打算囤積糧食也蜂擁而來,當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措手不及地籠罩整個市鎮,霧裡更藏匿著未知的怪物時,這間超市成為他們唯一的避難所.... 迷霧的第一層涵義: 許多恐怖片都熱愛運用「霧」陰冷且若隱若現的特性渲染氣氛,但 在「迷霧驚魂(Mist)」中,久久不散的「霧」除了作為傳遞恐怖的媒介外,又多了些細膩的特殊寓意─「人際間因誤解而猜忌」。 有形濃霧與有形的怪物直接給予鎮民與觀眾感官視覺上的戰慄與驚恐,慌亂中的鎮民們又因信念、信仰而彼此猜忌、責怪,這是導演巧妙釋放的無形濃霧,此外隨著死亡的陰影逐步逼近,鎮民們的恐懼將內心無形的怪物餵養的更壯碩,最終主角們沒被不明的怪物吞噬,卻紛紛慘死在名為絕望的怪物足下。 最後男主角等人開車離去時,隔著霧與困守在超市的鎮民相望,徹底將這種人際間疏離猜忌表現到極至; 決定駕車離去的主角們與其說是勇氣使然,更毋寧是因信念不同而遭驅趕 ─ 苟且偷安與冒險求生,其目的都是追求一絲活下去的希望,然而恐懼卻讓人性自私爭鬥的一面表露無遺 。 上述這段已經接近電影尾聲,但令Joyce讚嘆的是導演處理人的神情之細膩,請網友一定要仔細看「離開」這個橋段,導演特地用慢鏡頭配上 悲壯 噁心配樂處理,正是要讓觀眾看清楚每一個飾演鎮民的演員臉上表露的迷惘、後悔、悲傷、恐懼...但就是沒有一個人臉上

《美髮師的夢想》推倒身體歧視的牆

女性影展官網上的劇情簡介: 凱蒂有一個龐大到超乎一般人想像的身體。她的巨大體型讓她丟了飯碗,遭受歧視。吃,是她的紓壓良方。儘管挫折不斷,凱蒂誓言要成為柏林首屈一指的髮型設計師。夢想讓她的臉上時常掛著樂觀的笑容。為了完成夢想,她答應協助人蛇集團以賺取佣金,在運輸非法移民時卻出了差錯,但她也因此歪打正著遇見了愛情,實現了夢想。影片的輕盈與歡樂的質地,正好與凱蒂巨大的身體與隨之而來的壓力形成強烈對比。 只看簡介,《美髮師的夢想》很容易被解讀成一個好心腸的胖女人備受歧視,卻努力圓美髮師夢想的勵志故事,然而為何好心腸或樂觀這類正面特質放在肥胖者身上時,往往產生過於放大的修飾效果?多數電影與觀眾都習慣以天助自助者的矯情套路來掩飾對醜鄙的憎惡。 故《美髮師的夢想》前二十分鐘誇張地使用特寫鏡頭,看著幾乎佔據整個螢光幕的龐大軀體,脂肪顫動的方式截然不同於過往螢光幕上熟悉的優美肢體律動,德利多莉思(Doris Dörrie)處心積慮用厭惡療法壓迫觀眾暫且放下有色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