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Paris巴黎愛情故事》巴黎的憂鬱與熱情

 

一百多年前,法國詩人波特萊爾(Baudelaire)的身影穿梭在巴黎的巷弄、市集、沙龍、港口、公園、舞會...爾後寫下了著名的《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以散漫又細膩的口吻寫下一則則似詩非詩的散文,筆下每一個小人物的故事皆刻劃當時現代主義與浪漫主義交織的巴黎社會,字裡行間是對現實的畸形給予挖苦與奚落,卻也透露著追求美的熱情內涵。

一百多年後,《巴黎愛情故事Paris》也有著上述波特萊爾的神韻,導演席德利克拉皮許(Cedric Klapisch)選擇以一個重病瀕死的巴黎男人皮耶(侯曼杜黎斯 飾演)來訴說巴黎故事,身為紅磨坊舞者的皮耶放棄舞蹈,等待著換心手術的渺茫重生機會,這樣的處境使他自有異於他人看待事物的方式,既懷著自絕於外的漠然,也有人之將死的言善告忠,前者體現於他每日站在陽台俯瞰眾生庸碌又自怨自艾的姿態,後者則可見於他頻頻勸告姐姐艾莉絲(茱莉葉畢諾許飾),別因婚姻失敗而恐懼、抗拒愛情,又甚至撥電話重新聯絡與她跳人生中第一支舞的小學同學,只是為了說聲謝謝,在皮耶身上鮮明地演繹著巴黎的憂鬱與熱情。


paris blacktale movie
坦白說,描寫巴黎或以巴黎為背景的電影以不計其數,我在看《巴黎愛情故事》前並不抱多大期待,看到中途才突然明白導演不俗的企圖,一般來說,你對巴黎的印象是什麼?美酒?時尚?浪漫?或者皆有,導演席德利克則另闢蹊徑,依循他過去在《西班牙公寓》和《俄羅斯娃娃》等舊作中對「人際關係」的關注與擅長的多線敘事手法,拍出這部平淡閒散的《巴黎愛情故事Paris》,Joyce之所以評價為平淡,指的不是電影不精采,可從人地時三方面來解析:

導演席德利克將人與人間的關係網絡串聯成一張巴黎的地圖,鏡頭隨著鏡頭隨著皮耶自窗台的目光,俯瞰一群群互不相識、各個社會階層的路人交織的生活情調,角色有社工、單親媽媽、舞者、流浪漢、麵包店老闆、魚販、水果攤老闆、歷史學家、電視節目主持人、女大學生、移民者、偷渡客、女模、建築師,有些人之間是濃稠如奶油的親情關係,有些是素雅如水的一面之緣,有失去所愛才覺珍惜的扼腕,也有充滿欺瞞的戀情,原來巴黎人的浪漫不只是多情,在導演巧手下盪漾出縱情、忘情、衷情、懺情等層次,多樣化的片段拼湊成豐沛活力,是這部電影最迷人之處,前提是觀眾得非常專心注意片中的枝微末節,其次得有耐性去品味每一位演員們不溫不火的動人演技。 paris blacktale movie

筆者個人極不喜歡許多導演將電影弄得像是旅遊宣傳片般,《巴黎愛情故事》沒有刻意以巴黎知名景點入鏡,所選的外景拍攝地多位於樸實的蒙馬特高地(Montmartre)一帶,更多的戲分是在室內,其中一場肉品儲藏室的調情戲、望著對面大樓住戶在家走動、教授隔街偷看咖啡館的女學生、心理諮商等室內情境,無不營造出一種窺探他人私生活的真實感,並帶出一種人際間若即若離的隔閡,說穿了,相聚與離別的問題是導演心中最重要的人生課題吧!
paris blacktale movie
此外相對於法國的異地非洲,猶如幽魂般遊走在本片,難道是想刻意強調文明與蠻荒的對比嗎?Joyce認為導演很隱晦地放入法國移民的爭議議題,這在其他電影很難能看到,通常移民者往往在描繪巴黎的電影缺席,但要認識真實的巴黎,當然不能忽略這些將近總人口10%的非洲移民,只是電影中只有輕輕提起,文化尊重的理念終究消散於克服地域距離的無奈與艱難。
paris blacktale movie  

光線是決定攝影風格的關鍵,太多電影攝影將巴黎營造的明亮艷麗,恨不得膠卷沾上更多艷陽的熱情色澤,而《巴黎愛情故事》處處散發著內斂卻大器的優雅,整部片裡,巴黎的太陽僅在灰紗般的薄雲後面發出無力的白光,或建築上披著的一層灰白落雪,猶如山水畫中刻意的留白傳達著虛中帶實的自然氣息,導演刻意弱化場景,劇中的人物反而從背景襯托出來,這部電影彷彿無時無刻在觀眾耳邊說著,巴黎的城市魅力源自於住在巴黎的人,而這種魅力甚至能融化面臨死亡的陰影。就如劇中旁白:「這就是巴黎,沒有人是快樂的,我們對她發著牢騷,但同時又愛著她...巴黎的生活就應該隨心所欲、無憂無慮。」 
paris blacktale movie

最後特別推薦一下這部電影有首非常動聽的配樂,是法國作曲家薩堤(Erik Satie,1866~1925)的Gymnopedie No.1,有興趣的可以去找找原聲帶,另有幾首將靈魂樂與香頌結合的曲子及夜總會音樂還蠻有意思。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不知道的普羅米修斯(一)異形電影的藝術DNA

《異形》(1979)導演RidleyScott最近帶著新作《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再次將異形這種奇妙生物展現在螢光幕前,而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評價非常兩極,Joyce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在於開啟這種好壞的爭辯,而是想談談「異形」這種虛構生物一脈相承的藝術血統, 無劇透!請安心閱讀。 左為異形編劇之一Dan O'Bannon  右為HR Giger,背景是《異形》道具製作現場 在1979年《異形》上映時,觀眾與影評的反應也呈現極端憎惡或無比熱愛,但《異形》在視覺效果上的成就卻是有口皆碑的好,這不得不歸功於瑞士超現實主義畫家與雕塑家HR Giger。

《迷霧驚魂》最深沉的恐懼乃是絕望

看看我!看看我!我體內的怪物已經變的這麼大了喔! 引自浦澤直樹的漫畫Monster 如果要Joyce簡單描述電影迷霧驚魂(Mist)的感想,我會說:導演 Frank Darabont 與原著史蒂芬金聯手在觀眾的心裡喚醒一頭駭人的怪物,電影播畢你會發覺自己連呼吸都飄散著逼人窒息的絕望。 導演 Frank Darabont 先前曾拍過「刺激1995」與「綠色奇蹟」,皆是史蒂芬金的小說改編,今年推出的「迷霧驚魂(Mist)」是兩人第三次合作,自然比起前兩部作品更細膩精準地詮釋史蒂芬金的恐怖風格,「迷霧驚魂(Mist)」的影片時間較短,因此一些故事細節讓觀眾摸不著頭緒,但絕對是近年來翻拍史蒂芬金小說最成功的電影。   內容簡介(無雷): 電影始自遭暴風雨摧折的小鎮,一陣濃霧悄然地自山巔飄降,男主角開車帶著幼子來到鎮上的超市採買,而大多數鎮民打算囤積糧食也蜂擁而來,當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措手不及地籠罩整個市鎮,霧裡更藏匿著未知的怪物時,這間超市成為他們唯一的避難所.... 迷霧的第一層涵義: 許多恐怖片都熱愛運用「霧」陰冷且若隱若現的特性渲染氣氛,但 在「迷霧驚魂(Mist)」中,久久不散的「霧」除了作為傳遞恐怖的媒介外,又多了些細膩的特殊寓意─「人際間因誤解而猜忌」。 有形濃霧與有形的怪物直接給予鎮民與觀眾感官視覺上的戰慄與驚恐,慌亂中的鎮民們又因信念、信仰而彼此猜忌、責怪,這是導演巧妙釋放的無形濃霧,此外隨著死亡的陰影逐步逼近,鎮民們的恐懼將內心無形的怪物餵養的更壯碩,最終主角們沒被不明的怪物吞噬,卻紛紛慘死在名為絕望的怪物足下。 最後男主角等人開車離去時,隔著霧與困守在超市的鎮民相望,徹底將這種人際間疏離猜忌表現到極至; 決定駕車離去的主角們與其說是勇氣使然,更毋寧是因信念不同而遭驅趕 ─ 苟且偷安與冒險求生,其目的都是追求一絲活下去的希望,然而恐懼卻讓人性自私爭鬥的一面表露無遺 。 上述這段已經接近電影尾聲,但令Joyce讚嘆的是導演處理人的神情之細膩,請網友一定要仔細看「離開」這個橋段,導演特地用慢鏡頭配上 悲壯 噁心配樂處理,正是要讓觀眾看清楚每一個飾演鎮民的演員臉上表露的迷惘、後悔、悲傷、恐懼...但就是沒有一個人臉上

《美髮師的夢想》推倒身體歧視的牆

女性影展官網上的劇情簡介: 凱蒂有一個龐大到超乎一般人想像的身體。她的巨大體型讓她丟了飯碗,遭受歧視。吃,是她的紓壓良方。儘管挫折不斷,凱蒂誓言要成為柏林首屈一指的髮型設計師。夢想讓她的臉上時常掛著樂觀的笑容。為了完成夢想,她答應協助人蛇集團以賺取佣金,在運輸非法移民時卻出了差錯,但她也因此歪打正著遇見了愛情,實現了夢想。影片的輕盈與歡樂的質地,正好與凱蒂巨大的身體與隨之而來的壓力形成強烈對比。 只看簡介,《美髮師的夢想》很容易被解讀成一個好心腸的胖女人備受歧視,卻努力圓美髮師夢想的勵志故事,然而為何好心腸或樂觀這類正面特質放在肥胖者身上時,往往產生過於放大的修飾效果?多數電影與觀眾都習慣以天助自助者的矯情套路來掩飾對醜鄙的憎惡。 故《美髮師的夢想》前二十分鐘誇張地使用特寫鏡頭,看著幾乎佔據整個螢光幕的龐大軀體,脂肪顫動的方式截然不同於過往螢光幕上熟悉的優美肢體律動,德利多莉思(Doris Dörrie)處心積慮用厭惡療法壓迫觀眾暫且放下有色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