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Paris巴黎愛情故事》巴黎的憂鬱與熱情

 

一百多年前,法國詩人波特萊爾(Baudelaire)的身影穿梭在巴黎的巷弄、市集、沙龍、港口、公園、舞會...爾後寫下了著名的《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以散漫又細膩的口吻寫下一則則似詩非詩的散文,筆下每一個小人物的故事皆刻劃當時現代主義與浪漫主義交織的巴黎社會,字裡行間是對現實的畸形給予挖苦與奚落,卻也透露著追求美的熱情內涵。

一百多年後,《巴黎愛情故事Paris》也有著上述波特萊爾的神韻,導演席德利克拉皮許(Cedric Klapisch)選擇以一個重病瀕死的巴黎男人皮耶(侯曼杜黎斯 飾演)來訴說巴黎故事,身為紅磨坊舞者的皮耶放棄舞蹈,等待著換心手術的渺茫重生機會,這樣的處境使他自有異於他人看待事物的方式,既懷著自絕於外的漠然,也有人之將死的言善告忠,前者體現於他每日站在陽台俯瞰眾生庸碌又自怨自艾的姿態,後者則可見於他頻頻勸告姐姐艾莉絲(茱莉葉畢諾許飾),別因婚姻失敗而恐懼、抗拒愛情,又甚至撥電話重新聯絡與她跳人生中第一支舞的小學同學,只是為了說聲謝謝,在皮耶身上鮮明地演繹著巴黎的憂鬱與熱情。


paris blacktale movie
坦白說,描寫巴黎或以巴黎為背景的電影以不計其數,我在看《巴黎愛情故事》前並不抱多大期待,看到中途才突然明白導演不俗的企圖,一般來說,你對巴黎的印象是什麼?美酒?時尚?浪漫?或者皆有,導演席德利克則另闢蹊徑,依循他過去在《西班牙公寓》和《俄羅斯娃娃》等舊作中對「人際關係」的關注與擅長的多線敘事手法,拍出這部平淡閒散的《巴黎愛情故事Paris》,Joyce之所以評價為平淡,指的不是電影不精采,可從人地時三方面來解析:

導演席德利克將人與人間的關係網絡串聯成一張巴黎的地圖,鏡頭隨著鏡頭隨著皮耶自窗台的目光,俯瞰一群群互不相識、各個社會階層的路人交織的生活情調,角色有社工、單親媽媽、舞者、流浪漢、麵包店老闆、魚販、水果攤老闆、歷史學家、電視節目主持人、女大學生、移民者、偷渡客、女模、建築師,有些人之間是濃稠如奶油的親情關係,有些是素雅如水的一面之緣,有失去所愛才覺珍惜的扼腕,也有充滿欺瞞的戀情,原來巴黎人的浪漫不只是多情,在導演巧手下盪漾出縱情、忘情、衷情、懺情等層次,多樣化的片段拼湊成豐沛活力,是這部電影最迷人之處,前提是觀眾得非常專心注意片中的枝微末節,其次得有耐性去品味每一位演員們不溫不火的動人演技。 paris blacktale movie

筆者個人極不喜歡許多導演將電影弄得像是旅遊宣傳片般,《巴黎愛情故事》沒有刻意以巴黎知名景點入鏡,所選的外景拍攝地多位於樸實的蒙馬特高地(Montmartre)一帶,更多的戲分是在室內,其中一場肉品儲藏室的調情戲、望著對面大樓住戶在家走動、教授隔街偷看咖啡館的女學生、心理諮商等室內情境,無不營造出一種窺探他人私生活的真實感,並帶出一種人際間若即若離的隔閡,說穿了,相聚與離別的問題是導演心中最重要的人生課題吧!
paris blacktale movie
此外相對於法國的異地非洲,猶如幽魂般遊走在本片,難道是想刻意強調文明與蠻荒的對比嗎?Joyce認為導演很隱晦地放入法國移民的爭議議題,這在其他電影很難能看到,通常移民者往往在描繪巴黎的電影缺席,但要認識真實的巴黎,當然不能忽略這些將近總人口10%的非洲移民,只是電影中只有輕輕提起,文化尊重的理念終究消散於克服地域距離的無奈與艱難。
paris blacktale movie  

光線是決定攝影風格的關鍵,太多電影攝影將巴黎營造的明亮艷麗,恨不得膠卷沾上更多艷陽的熱情色澤,而《巴黎愛情故事》處處散發著內斂卻大器的優雅,整部片裡,巴黎的太陽僅在灰紗般的薄雲後面發出無力的白光,或建築上披著的一層灰白落雪,猶如山水畫中刻意的留白傳達著虛中帶實的自然氣息,導演刻意弱化場景,劇中的人物反而從背景襯托出來,這部電影彷彿無時無刻在觀眾耳邊說著,巴黎的城市魅力源自於住在巴黎的人,而這種魅力甚至能融化面臨死亡的陰影。就如劇中旁白:「這就是巴黎,沒有人是快樂的,我們對她發著牢騷,但同時又愛著她...巴黎的生活就應該隨心所欲、無憂無慮。」 
paris blacktale movie

最後特別推薦一下這部電影有首非常動聽的配樂,是法國作曲家薩堤(Erik Satie,1866~1925)的Gymnopedie No.1,有興趣的可以去找找原聲帶,另有幾首將靈魂樂與香頌結合的曲子及夜總會音樂還蠻有意思。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不知道的普羅米修斯(一)異形電影的藝術DNA

《異形》(1979)導演RidleyScott最近帶著新作《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再次將異形這種奇妙生物展現在螢光幕前,而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評價非常兩極,Joyce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在於開啟這種好壞的爭辯,而是想談談「異形」這種虛構生物一脈相承的藝術血統, 無劇透!請安心閱讀。 左為異形編劇之一Dan O'Bannon  右為HR Giger,背景是《異形》道具製作現場 在1979年《異形》上映時,觀眾與影評的反應也呈現極端憎惡或無比熱愛,但《異形》在視覺效果上的成就卻是有口皆碑的好,這不得不歸功於瑞士超現實主義畫家與雕塑家HR Giger。

紐西蘭如何作永續設計:「好自然」捕鼠器

很少人知道紐西蘭當地有個名為 BestAwards 的設計盛事,每年會選出從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空間設計等各領域的最紐設計,而2011年的最佳永續性產品的得獎者是一款名為「好自然」的全自動人性化捕負鼠器(Goodnature Automatic Humane Possum Trap),我看到的瞬間心底不禁湧現許多疑問,一款傷害生命的捕鼠器為何取名為好自然?負鼠是什麼鼠?這款捕鼠器又憑什麼獲得永續性(Sustainable)設計大獎?

《畫中畫Anamorph》─ 傑作與劣作的一筆之遙

  Joyce偏愛犯罪驚悚類型的電影,常在觀影後思考是什麼動機驅使連續殺人魔再三地凌虐屠殺被害者,是報復、快感、或是控制慾?有時甚至暗自聯想在奪去他者的性命的那一刻,是否會如臨盆的孕婦,感受著帶有神聖性的生命躍動(或掙扎),而有自身確切活著的喜悅,思及至此,赫然驚察我心底竟蘊含這般原始又嗜血的因子,究竟電影是放大人性中潛伏的黑影,抑或電影只是你我夢靨的些許再現?《畫中畫Anamorph》則在觀眾意識開拓出一座嶄新的幽暗花園...   容我先說明一下片名《Anamorph》,原意來自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特殊繪畫技巧「變形繪畫」,其中以漢斯.賀賓(Hans Holbein)1533年的作品「使節」(The Ambassadors)最具代表性(如上圖),傳統的透視法皆假設觀賞者位於畫作的正面,然而變形繪畫則得由特定角度才能看到畫作內的第二幅作品「象徵死亡的骷髏頭」,意喻有限的視角造成了認知的晦澀性。畫作裡的兩位青年擁有權勢與才華,乍看是幸福圓滿的人生,卻同樣逃不開死亡的命運。導演以此繪畫術語表達“真實是隨著視角不同而變化”     《畫中畫Anamorph》的劇情設定不足為奇,頗似克里斯多福諾藍執導的《針鋒相對 Insomnia》 (註:Joyce強力推薦) : 70年代紐約市,警探Stan(威廉達佛 飾)偵破一樁駭人聽聞的連續殺人案件「Uncle Eddie」,然而因疏失導致一名少女遭殺害,使得他背負強烈罪惡感覺並渾噩地酗酒消愁,五年後,一起兇殺案竟與疑似死亡的「Uncle Eddie」有著同樣的手法,究竟是模仿犯還是當年抓錯兇手?瀕臨崩潰邊緣的警探Stan究竟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Joyce懷疑編劇兼導演Henry S. Miller的靈感是否來自勞倫斯‧卜洛 克所寫的「屠宰場之舞」,地點同樣是光鮮且污穢的紐約,主角皆背負著過去的陰影及酗酒,小說裡的兇手將虐殺過程拍攝成電影,《畫中畫Anamorph》則是以屍體創作藝術品,甚至結局也都令人錯愕悵然,解開了部分迷題卻又帶給讀者亙古難解的人性難題,這部電影的確有種類似偵探小說的懸疑氣氛,且厚實有味。   但隨著劇情推展,電影的情節鋪陳則漏洞百出, 《畫中畫 Anamorph》以屍作畫入鏡的點子的確別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