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宅男飛行日記 - 當旅行遇上科技


思創生活將六月份電子報的主題訂為旅行科技,因為夏天是最適合出遊的季節,即便是我們這群宅男宅女們也想奔向大自然的懷抱,許多廠商與設計師考慮到當代人的生活離不開科技,紛紛研發出適合(阿宅)旅行的科技小物,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好玩的吧。

最佳(宅)旅行服飾 SCOTTEVEST
Travel Vest from SCOTTEVESTSeV - Men's Travel Vest with Hidden Pockets – Our Be_2011-06-03_03-33-21
說到宅,我不得不佩服這位Scott Jordan,他是SCOTTEVEST的CEO,這是一家專門生產夾克的公司, Scott Jordan本人是個熱愛旅遊的宅宅,他覺得目前的衣物收納功能都不符合當代人的生活,例如你可能得攜帶筆電、一隻以上的手機、iPod、幾本雜誌或筆記本,證件與皮夾…,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不必提著大包小包呢?於是他創立這個強調收納科技產品的服飾品牌!高達20個以上的口袋與獨特的剪裁,讓你即便口袋都塞滿,外型仍不會臃腫。
SCOTTEVEST異常強大的收納功能還可以幫助你節省搭飛機時的行李托運費,因此SCOTTEVEST打出”The Most Stylish Way to Beat the System”的口號,卻也因此被航空公司阻止其廣告登上航空旅遊雜誌,根據USA Today的調查發現,行李費是航空公司重要的收入來源。
官方網站 http://www.scottevest.com/v3_store/subindex_jackets_vests.shtml



最佳(宅)旅行充電組 PowerKiss
196087_10150121318164178_187723849177_6206838_1015871_n
至今為止,每當出國我們仍需攜帶各種規格的電源轉換器,甚至為避免電子產品電力不足,甚至還得帶著各種隨身充電器或備用電池。但不久前,來自芬蘭的新創公司PowerKiss開發出一個很有可能會大幅改變未來旅行樣貌的產品。
Santa_1_blur
PowerKiss的產品其實說穿了就是一套無線充電組,他們將過去體積龐大的無線充電分離為兩個微小元件—戒指(Ring)與心臟(Heart),戒指是連接各種電子設備的接收器(目前僅以手機為限,但日後將支援更多設備),而心臟則是傳輸電力的基座,PowerKiss很有可能成功的原因,在於他們將推廣的重心放在與各大運輸系統、航空公司、家具廠商合作,將無線充電的據點(心臟)植入你我日常熟悉的生活用品中,如餐桌、吧台、候機椅、咖啡店會議室…等,使用者只需要拿著戒指(Ring)說:Yes,I do.
芬蘭一向是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的重鎮,PowerKiss也流著正統的血液,他們最早源自芬蘭Aalto大學裡的設計工廠(Design Factory),這是一個產官學的共同設計與創新的平台,每日激盪出許多精彩的創意。

官方網站:http://www.powerkiss.com/

最佳(宅)旅行閱讀 Supine Reading Glasses
ipad-on-the-beach
想像一下這個畫面,迎著海風,你悠閒地躺在沙灘椅上閱讀iPad,雖然它已經很輕,但你依舊時不時得挪動你的頸子或揉捏一下手腕,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讓你更舒適地躺著閱讀呢?
2009_07_17_11_15_40__12_NC28841A_LG
其實,你只需要一副仰臥閱讀眼鏡(Supine Reading Glasses),這種眼鏡的原理類似潛望鏡,就是兩個可調整角度的菱鏡,除了外出旅遊偷窺正妹閱讀,用途還很廣,當你在家時,也可躺著看電視!
產品網站:http://www.hammacher.com/Product/78288

最佳(宅)旅行拖鞋 Metal-Detecting Sandal
Metal-Detecting-Sandals
身為宅男,我絕對不會去買一雙要價四十美金的名牌海灘拖鞋,但我會願意花同樣高的錢去買這雙金屬探測拖鞋!在國外有非常多狂熱的尋寶迷(treasure hunters),他們不見得是考古或收藏專家,可能只是上班族、主婦、退休中年人…等,在空閒的時間拿著金屬探測器與鏟子到處挖,而這個產品結合了金屬探測器與拖鞋,讓尋寶狂熱者隨時隨地都不會錯過發財的機會,至於有沒有效果,下面這則影片做了測試。
事實上,在我看來這雙鞋子的好處不僅是尋找寶藏,像是台灣的海灘常有許多廢棄物或垃圾,經常會不小心踩到而受傷,有了金屬探測鞋,起碼多了些保障。而在一些歷經戰火多年的國家如柬埔寨或中東地區,每年都有許多居民或遊客不慎觸及掩埋多年未爆的地雷,金屬探測鞋更有無窮商機。
IMG_0072
產品網站:http://www.hammacher.com/publish/76779.asp

最佳(宅)旅行背包 Survival Hiking Bag
 ggg
馬有失蹄,人怕失足,在旅行時這點尤其重要,兩位設計師Wong Hok Pan Sam與Lo Man Chun這個登山救助裝置的概念設計,簡單來講,這就像是一個肩背的安全氣囊,當偵測到你摔落時就會在一秒內自動充氣,保護你的頭部免於撞傷。
fgd
設計上有幾個特色,保溫的氣囊材質可讓你避免失溫,充氣氣體是用不可燃的CO2,防水的材質讓氣囊本身可以充當救生圈,鮮明的色彩更是讓你得救機率大增。
類似的產品概念設計其實在2009年的紅點(red dot)設計獎中有出現過,由大陸的設計公司Toout所設計的Reborn,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閱讀
2009825113622705

最佳(宅)旅行咖啡機 mypressi twist
kkk
我認識的宅宅們都很喜歡喝咖啡,不是為了附庸風雅,而是因為經常熬夜打電動加班,習慣喝咖啡保持精神,當假日出遊時,往往無精打采,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在旅行中來一杯咖啡提神呢?
很簡單,買一台隨身咖啡機mypressi就能隨時隨地煮出濃純的espresso,他的原理是利用氣瓶加壓榨出咖啡豆裡的汁液,好處是不須電力、易於清洗且相較傳統義式咖啡機便宜,缺點則是當手把裡的氣瓶用盡則需重新添購,無法自行充氣。
其實早在2007年就有類似產品,如這款handpresso,但mypressi的突破在於操作方式更簡便、更平易近人的售價與能調出更多種類的咖啡與茶飲品,並且據國外玩家測試,mypressi口味也遠勝於過去產品。

官方網站:http://www.mypressi.com/

最佳(宅)旅行鑰匙圈 Waterbuoy

cdd8_waterbuoy_flotation_device
最後一個產品waterbuoy,是我個人最想要,它是一種附帶浮標功能的鑰匙圈,但實際上只要能勾的住,而且小於一公斤內的東西都可以使用,例如手機、電子書或相機等皆可。
waterbuoy的內部構造主要有三部份:感應器、瓦斯瓶與未充氣的氣球,一般時候外觀就像個鑰匙圈,如一旦你不慎將手機掉入水中,鑰匙圈內部的感應器會自動觸發,就會從瓦斯瓶開始釋放氣體到氣球中,氣球的浮力會將手機由水底托起來,並能浮在水上24小時,假使是在夜間,內部的LED燈會自動發出照明。
waterbuoy非常適合喜愛水上活動的族群,但我認為要是下一個版本能加入GPS定位功能會更好,因為假使是在溪流中,即便沒沉入水底,物品仍可能漂流到數公里以外…
官方網站:http://www.water-buoy.com/features.php

歡迎加入粉絲專頁或 Google+上與我討論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不知道的普羅米修斯(一)異形電影的藝術DNA

《異形》(1979)導演RidleyScott最近帶著新作《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再次將異形這種奇妙生物展現在螢光幕前,而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評價非常兩極,Joyce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在於開啟這種好壞的爭辯,而是想談談「異形」這種虛構生物一脈相承的藝術血統, 無劇透!請安心閱讀。 左為異形編劇之一Dan O'Bannon  右為HR Giger,背景是《異形》道具製作現場 在1979年《異形》上映時,觀眾與影評的反應也呈現極端憎惡或無比熱愛,但《異形》在視覺效果上的成就卻是有口皆碑的好,這不得不歸功於瑞士超現實主義畫家與雕塑家HR Giger。

《迷霧驚魂》最深沉的恐懼乃是絕望

看看我!看看我!我體內的怪物已經變的這麼大了喔! 引自浦澤直樹的漫畫Monster 如果要Joyce簡單描述電影迷霧驚魂(Mist)的感想,我會說:導演 Frank Darabont 與原著史蒂芬金聯手在觀眾的心裡喚醒一頭駭人的怪物,電影播畢你會發覺自己連呼吸都飄散著逼人窒息的絕望。 導演 Frank Darabont 先前曾拍過「刺激1995」與「綠色奇蹟」,皆是史蒂芬金的小說改編,今年推出的「迷霧驚魂(Mist)」是兩人第三次合作,自然比起前兩部作品更細膩精準地詮釋史蒂芬金的恐怖風格,「迷霧驚魂(Mist)」的影片時間較短,因此一些故事細節讓觀眾摸不著頭緒,但絕對是近年來翻拍史蒂芬金小說最成功的電影。   內容簡介(無雷): 電影始自遭暴風雨摧折的小鎮,一陣濃霧悄然地自山巔飄降,男主角開車帶著幼子來到鎮上的超市採買,而大多數鎮民打算囤積糧食也蜂擁而來,當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措手不及地籠罩整個市鎮,霧裡更藏匿著未知的怪物時,這間超市成為他們唯一的避難所.... 迷霧的第一層涵義: 許多恐怖片都熱愛運用「霧」陰冷且若隱若現的特性渲染氣氛,但 在「迷霧驚魂(Mist)」中,久久不散的「霧」除了作為傳遞恐怖的媒介外,又多了些細膩的特殊寓意─「人際間因誤解而猜忌」。 有形濃霧與有形的怪物直接給予鎮民與觀眾感官視覺上的戰慄與驚恐,慌亂中的鎮民們又因信念、信仰而彼此猜忌、責怪,這是導演巧妙釋放的無形濃霧,此外隨著死亡的陰影逐步逼近,鎮民們的恐懼將內心無形的怪物餵養的更壯碩,最終主角們沒被不明的怪物吞噬,卻紛紛慘死在名為絕望的怪物足下。 最後男主角等人開車離去時,隔著霧與困守在超市的鎮民相望,徹底將這種人際間疏離猜忌表現到極至; 決定駕車離去的主角們與其說是勇氣使然,更毋寧是因信念不同而遭驅趕 ─ 苟且偷安與冒險求生,其目的都是追求一絲活下去的希望,然而恐懼卻讓人性自私爭鬥的一面表露無遺 。 上述這段已經接近電影尾聲,但令Joyce讚嘆的是導演處理人的神情之細膩,請網友一定要仔細看「離開」這個橋段,導演特地用慢鏡頭配上 悲壯 噁心配樂處理,正是要讓觀眾看清楚每一個飾演鎮民的演員臉上表露的迷惘、後悔、悲傷、恐懼...但就是沒有一...

《蝸牛食堂》身心食同源

  日本異常地喜愛拍攝以食物作為人際溝通的電影,Joyce個人尤其關注其中幾部涉及女性主題的美食電影,像是《海鷗食堂》裡日本中年女子企圖將飯糰的美味傳達給芬蘭人,到《幸福的馨香》百貨公司女職員從排斥、喜愛、進而守護中華料理,或是《 幸福便當 》講述單親媽媽如何以便當開啟第二人生的可能,女性料理人的故事往往比料理鐵人類的男性敘事多了幾分柔軟細膩的口感,也更容易喚醒觀眾自身成長的味蕾經驗,畢竟我們的味覺經驗主要還是仰賴成長過程中身邊的女性所建構,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