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鴻海機器工人也將跳樓?



Cobra-Commander-dead-1024x777

去年因多名工人跳樓自殺而飽受爭議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日前宣布旗下的富士康集團未來三年將新增100萬台機器人取代低階人工,並慎重否認此舉並非為了裁剪員工,而是希望讓機器人承擔那些讓員工覺得枯燥乏味的重複性工作。

Joyce認為無論你相不相信郭董的說法,人類被機器人取而代之的恐懼始終都在,那是生計的現實問題,加上被擠壓的存在感與面對異類的恐慌等複雜心理作用使然,尤其是所謂工業製造用途的機器人,他們的存在更有可能突顯並激化員工被雇主剝削的事實,要是鴻海大量採用機器人,以後不會是員工拼命跳樓,而是員工爭相將機器人推下樓!或以任何匪夷所思的方式去謀殺它們,要避免這種現象發生,或許我們有必要調整工業機器人的設計思維了


US-IT-INTERNET-ROBOT-SEX-thumb-500x332-16576

我們必須思考為何多數機器人設計會令人感覺噁心或反感?通常是設計者過於強調機能,而忽略營造機器人的親近感,即便是機器人明顯以擬人或類人作為設計,但只是徒具人形的視覺效果,難以挖掘更深層的使用體驗,下面Joyce就以幾個例子分別說明感性表徵、類社會互動與美感這三個我認為更需關注的設計面向。

機器人需要感性表徵

表徵不全然等同於特徵,特徵較傾向於實質可見的物件、人物、與事件,表徵則是這些特徵被集體認知出的觀念、思想、意像和知識結構,例如高矮胖瘦是特徵,但假定胖子必定行動遲緩或食量大的認知則為表徵,表徵不見得放之四海皆準,但卻是人們在社會溝通中的一套潛規格,反映著你所處的社會脈絡、社會價值觀,可以說人對世界的認識皆來自將特徵聯繫到表徵的過程。

20100907140908_69583

例如Hydronalix公司去年推出的一款救生員機器人,便巧妙地以感性表徵吸引人們目光並獲大筆訂單,這款機器人的名字叫做「愛蜜麗 EMILY」(EMergency Integrated Lifesaving lanYard的縮寫),當你聽到這名字時腦海浮現什麼形象?一個甜美、活潑且熱愛生命的女孩,於是在還不了解她的具體用途及功能之前,你就已經不會排斥她了(當然,若你曾與名為EMILY的人有過不快則另當別論)。愛蜜麗(EMILY)運用的表徵也不僅是稱謂,她的顏色與你我熟悉的救生員背心如出一轍,此外,每個剛學習游泳的人肯定對浮板不陌生,愛蜜麗浮板般的外型自然就讓人多添幾分信賴。

愛蜜麗機器人也確實具備強勁的內在,她游泳速度高達時速五十公里,是人類救生員的15倍,浮板周圍有五個繩索,可一次承載多個溺水者。目前已在加州Malibu海灘試用,年底前將應用到25個海灘景點,它可以解決美國海岸線過長,卻缺乏足夠救難人力的管理窘境,根據統計,每年約有四千人溺死。除此,愛蜜麗機器人並可讓救生員利用智慧手機在岸上進行遠端操控,搞不好將來救生員執照還得加考如何遠端操作愛蜜麗機器人(笑),明年更將推出全自動版本,結合聲納技術探測到激流和水下的人形物體,並自動前往救助。

讀者也許會認為功能有限的愛蜜麗並不算機器人,而在我看來依然算是,況且多數工業用機器人身處重複、單一的工作環境,當然不會被設計過多複雜的智能,但這不意味工業機器人就可忽略表徵的重要性。

1237957914462

例如我很欣賞的一位大陸農人發明家吳玉祿,利用撿來的破爛自己組裝出多種用途的機器人,例如拉車、撒水、敲鑼打鼓、搥背點煙等貼近農村文化脈絡的機器人,坦白說,他的拉車機器人實在不怎麼聰明,只會自己一直踏步向前走,走得還不怎麼快,要是遇到轉彎還得靠車上的乘客幫忙轉方向盤,看到這你肯定心想這算哪門子的機器人!



這種我們眼中看似質量不高的產品卻讓許多二線城市或農村趨之若騖,原因就在於吳玉祿淋漓盡致地運用感性表徵,如拉車機器人黝黑的皮膚、粗壯的身材與脖子上擦汗的毛巾,當然,機器人不會流汗,但這些表徵都令人們聯想到車伕拉車的艱苦,於是你在心裡安慰著自己也安慰著機器人:「得!拉地慢點沒關係,別掉鍊子就成,反正咱村裡也沒啥天大狗急的事(請讀者自行以北京腔發音)」。

富士康集團有相當多來自內陸鄉村的農民工,我想吳玉祿這套在機器人的設計中運用農村表徵博感情的方法,鴻海可得好好學!

機器人要具備類社會互動

4f63a10b6c4d4f2db45374b67d1dbf99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生產八十萬台工業用機器人,半數以上來自日本,或許因此,日本社會的確在與機器人互動這點,明顯包容程度高逾期他國家。

例如去年一場牧師機器人主持的婚禮就令人稱奇,牧師機器人i-Fairy除了念出證詞,也會主動牽起新郎與新娘的手,並宣告兩人可以接吻,i-Fairy原先是作為展覽館入口的迎賓機器人,但為了這次婚禮,新郎改寫內建的程式,使其適合婚禮主持,目前,這個牧師機器人也在製造商網站上販售,一台要價將近250萬台幣,看完下面這則影片後,我想問:「你願意買嗎?買了你願意在自己一生一次的婚禮上用嗎?」

機器人牧師主持的婚禮片段

如果不會?那問題出在哪?你可以說出幾十種理由,不過肯定有個你我都可認同的事實:「相較於莊重的真人牧師,這個機器人牧師看起來很遲鈍,甚至新郎與新娘的舉止都顯得遲鈍!」。或許問題不僅出在機器人所展露的智能不足、無法稱職扮演牧師角色,而是我們不願意配合機器人當個呆板的新郎新娘,產品無法使人們達成對自我的認同與關係的期待才是主因。

在早期廣播電視的傳播研究,他們發現觀眾會與戲劇中的角色產生近似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將其稱為類社會互動(ParaSocial Interaction),如同台灣八點檔肥皂劇的反派演員據說走在路上還會被民眾臭罵,而晚近史丹佛大學的Fogg等所進行的人機互動研究,也發現使用者會為自己的科技產品命名,或在當機時像對待仇人般咒罵它們,許多讀者應該都有類似的經驗吧。

於是有些設計者索性讓機器人去扮演或模仿你我熟知的角色,如大衛漢森(David Hanson)開發的愛因斯坦機器人,影片中看到,他能表現出你我熟悉的愛因斯坦的神情,也成功地引發人們熱情地去對他打招呼,但在我眼中,人與機器人間仍是疏離且單向的關係,就好比蠟像館裡的遊客與蠟像,影片中此起彼落的笑聲與奚落聲就是最好的證明。



無論人與機器人的關係是類社會互動或社會互動,機器人智力差或人們無法滿足自我認同,一個親密的互動關係都會包涵足夠的自我表露與有效的回應

就像我非常喜愛的電子恐龍Pleo,當你購買後初次啟動他時,他就像個弱小且茫然的嬰兒,僅會表達最基本的飢餓與想睡的生理需求,很快地,隨著長大,你甚至可以教會他認識自己的名字,並慢慢學會喜悅、搗蛋、恐懼與悲傷等情緒,你很明確感受到這惹人憐愛的小傢伙需要你的照護,你們彼此很快就能建立起關愛的互動行為,成功的機制在於Pleo能迅速讓使用者帶入他們自身認同且期待扮演的角色,一如下面這影片中名叫Elvira的義大利奶奶真的將Pleo當成寶寶,令人動容。

一個名叫Elvira的義大利奶奶真的將Pleo當成寶寶

當然,如何在產品中創造角色並推演出使用者與產品互動關係,其實是有一套稱為人物誌劇本法(Persona-Senario)的設計方法,若讀者有興趣,可以上我目前參與研究的思創生活計畫網站尋找更多資料,或訂閱我們的臉書專頁

機器人要有令人難以抵擋的美感

一個產品如果除了功能與美感兼備,往往會賣得比純功能的產品好,但什麼是美?對於仿生學(Bionic)設計師而言,他們會告訴你:「自然就是美」,仿生學傾向學習既有自然界的生物結構,他們認為這類結構歷經上萬年的淘汰與調整,已產生大量幾近完美的結構設計,遠不是工程師花個幾年就能超越的,因此偏愛這種設計法的機器人製造商往往製造的不是人型外觀,而是自然界的其他生物體。

如德國的Festo公司,從企鵝的游動分析出穩定的機械尾鰭,利用昆蟲的節肢仿效出遠比人類手臂結構更穩定的機械手臂,或將海鷗的飛行翼用於製作輕型飛機,他們相信這些生物的結構最符合輕量化且穩定的生產目標。

festo-air-penguin

Festo不同於多數埋首鑽研技術的機器人公司,其推廣策略相當靈活,他們找上英國的一家飛行廣告公司Gear Factor(其產品demo可點此),結合機器人技術與傳統氣球廣告製作出一系列『飛行企鵝、飛行水母與飛行魟魚』,並由廣告公司去尋找那些急需創新行銷工具的企業,如水族館、音樂廳(英國Royal Festival Hall、London Southbank Centre)、購物中心(泰國CENTRAL PLAZA CHONBURI)、博覽會(Gadget Show Live 2010)與展覽館(Hannover Messe)等。



以飛行水母為例,Festo在過去氣球廣告使用的氦氣球中,放入可活動的碳纖維骨架與遙控感測器,就讓過去純展示的氣球廣告變得具有更多互動性;也啟示了機器人工業,原來機器人就該這麼有美感!換個角度想,回到我文初的猜想,倘若富士康引進機器人,可能引發工人謀殺機器人,但如果機器人能這麼美,你對它能下的了毒手嗎?

機器企鵝運作影片 http://youtu.be/jPGgl5VH5go
機器魟魚運作影片 http://youtu.be/UxPzodKQays



小結:你也像Joyce一樣是個機器人迷嗎?非常希望聽聽你們對於機器人的獨到見解!或提供更多有趣的機器人案例。


延伸閱讀:
大衛漢森(David Hanson)在TED的演講
http://www.ted.com/talks/david_hanson_robots_that_relate_to_you.html
Why Characters Are Key to Friendly A.I.
http://nextbigfuture.com/2010/08/david-hanson-on-why-characters-are-key.html
Festo’s SmartBird Robot Flies Through The Air At TED
http://techcrunch.com/2011/07/22/festos-smartbird-robot-flies-through-the-air-at-ted/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不知道的普羅米修斯(一)異形電影的藝術DNA

《異形》(1979)導演RidleyScott最近帶著新作《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再次將異形這種奇妙生物展現在螢光幕前,而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評價非常兩極,Joyce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在於開啟這種好壞的爭辯,而是想談談「異形」這種虛構生物一脈相承的藝術血統, 無劇透!請安心閱讀。 左為異形編劇之一Dan O'Bannon  右為HR Giger,背景是《異形》道具製作現場 在1979年《異形》上映時,觀眾與影評的反應也呈現極端憎惡或無比熱愛,但《異形》在視覺效果上的成就卻是有口皆碑的好,這不得不歸功於瑞士超現實主義畫家與雕塑家HR Giger。

《迷霧驚魂》最深沉的恐懼乃是絕望

看看我!看看我!我體內的怪物已經變的這麼大了喔! 引自浦澤直樹的漫畫Monster 如果要Joyce簡單描述電影迷霧驚魂(Mist)的感想,我會說:導演 Frank Darabont 與原著史蒂芬金聯手在觀眾的心裡喚醒一頭駭人的怪物,電影播畢你會發覺自己連呼吸都飄散著逼人窒息的絕望。 導演 Frank Darabont 先前曾拍過「刺激1995」與「綠色奇蹟」,皆是史蒂芬金的小說改編,今年推出的「迷霧驚魂(Mist)」是兩人第三次合作,自然比起前兩部作品更細膩精準地詮釋史蒂芬金的恐怖風格,「迷霧驚魂(Mist)」的影片時間較短,因此一些故事細節讓觀眾摸不著頭緒,但絕對是近年來翻拍史蒂芬金小說最成功的電影。   內容簡介(無雷): 電影始自遭暴風雨摧折的小鎮,一陣濃霧悄然地自山巔飄降,男主角開車帶著幼子來到鎮上的超市採買,而大多數鎮民打算囤積糧食也蜂擁而來,當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措手不及地籠罩整個市鎮,霧裡更藏匿著未知的怪物時,這間超市成為他們唯一的避難所.... 迷霧的第一層涵義: 許多恐怖片都熱愛運用「霧」陰冷且若隱若現的特性渲染氣氛,但 在「迷霧驚魂(Mist)」中,久久不散的「霧」除了作為傳遞恐怖的媒介外,又多了些細膩的特殊寓意─「人際間因誤解而猜忌」。 有形濃霧與有形的怪物直接給予鎮民與觀眾感官視覺上的戰慄與驚恐,慌亂中的鎮民們又因信念、信仰而彼此猜忌、責怪,這是導演巧妙釋放的無形濃霧,此外隨著死亡的陰影逐步逼近,鎮民們的恐懼將內心無形的怪物餵養的更壯碩,最終主角們沒被不明的怪物吞噬,卻紛紛慘死在名為絕望的怪物足下。 最後男主角等人開車離去時,隔著霧與困守在超市的鎮民相望,徹底將這種人際間疏離猜忌表現到極至; 決定駕車離去的主角們與其說是勇氣使然,更毋寧是因信念不同而遭驅趕 ─ 苟且偷安與冒險求生,其目的都是追求一絲活下去的希望,然而恐懼卻讓人性自私爭鬥的一面表露無遺 。 上述這段已經接近電影尾聲,但令Joyce讚嘆的是導演處理人的神情之細膩,請網友一定要仔細看「離開」這個橋段,導演特地用慢鏡頭配上 悲壯 噁心配樂處理,正是要讓觀眾看清楚每一個飾演鎮民的演員臉上表露的迷惘、後悔、悲傷、恐懼...但就是沒有一...

《蝸牛食堂》身心食同源

  日本異常地喜愛拍攝以食物作為人際溝通的電影,Joyce個人尤其關注其中幾部涉及女性主題的美食電影,像是《海鷗食堂》裡日本中年女子企圖將飯糰的美味傳達給芬蘭人,到《幸福的馨香》百貨公司女職員從排斥、喜愛、進而守護中華料理,或是《 幸福便當 》講述單親媽媽如何以便當開啟第二人生的可能,女性料理人的故事往往比料理鐵人類的男性敘事多了幾分柔軟細膩的口感,也更容易喚醒觀眾自身成長的味蕾經驗,畢竟我們的味覺經驗主要還是仰賴成長過程中身邊的女性所建構,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