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一封來自FunP的信引發網路自我揭露的焦慮

 

 

 

今天早上Joyce收到來自Funp團隊的一封信,阿娘衛~~我被邀請為閃亮亮的「本周之星」,這真是對我這種小本經營業餘嘴砲部落客的最大鼓勵,但當看到信的內容寫著“如有意願,請在個人檔案裡多寫些自我介紹、上傳大頭照,並為自己加給個標籤吧”,我當場懵了並陷入對自我揭露的極度焦慮與恐懼。

122

常來Joyce部落格的朋友一定會發現我的部落格有「三不政策」─不放照片、不放簡介以及不談生活,原因請見下面的自問自答。

 

Q:為何Joyce你不談生活?

其實Joyce很少談生活的原因很簡單,Mr. 6不久前寫的「露出後遺症,發生在所有部落客身上」極為生動地描寫這種窘境,其中他這麼寫:

當人類被轉變為部落客,開始「露出」,當一個部落客的朋友,真是愈來愈有壓力了。所以你可以發現,台灣的部落客之間禮尚往來,卻很少真的「結為麻吉好友」,有些部份或許是因為來自「露出後遺症」的壓力。

 

00540021 每當我已將最近發生的事與心情寫在部落格後,一但非部落圈的好友問起我近況,總是會變得厭煩不想重複訴說。

 

當然啦!有些很紅的部落客則是將自己的生活全盤揭露,藉著營造一種無形的訪客參與感與認同感,吸引許多人觀看,然而我知道我沒有那種勇氣,甚至有些朋友並不喜歡被我寫入文章。

 

 

 

Q:為何Joyce你不放照片?

影像038 我可以很直接地說,雖然我的英文名字叫Joyce(男),但我不是貴婦奈奈那樣的正熟女也沒有工頭英挺的側臉,對連照鏡子都不喜歡的我而言,如何能忍受每次開部落格就看到自己臉,何況臉皮薄的Joyce在經營上個部落格時,曾發生半夜在超商幫前女友買「衛生棉」被正妹網友認出的窘境.....

 

對方很熱烈興奮地問我:「你是Joyce對不對?我是那個常去留言的XXX,你認得我嗎?」,當時我睡眼惺忪穿著拖鞋睡褲,手提衛生棉與啤酒,外表邋遢的很想裝傻,但對方可是「正妹讀者」呀,想想九把刀的成功案例,你想Joyce好意思裝傻嗎?

 

正當Joyce天人交戰時,發現「正妹讀者」突然不說話嬌羞地看著我!順著她的視線一看.....買尬的,怎麼我會偏偏站在「輕薄體感保X套」前,還不容我多做解釋,正妹讀者拋下一句:「不吵你買東西,你慢慢挑」,我只能默默看著正妹的背影遠去...

 

由這則血淚交織的往事,各位明白Joyce為何不放照片的原因了吧,如果這篇FunP推文有到20篇我再放照片好了=.=

不可思議這篇文章竟然被推破40,Joyce只好遵守男子漢的約定來個相片大露出(羞),點此看照片

 

Q:為何Joyce你不放簡介?

事實上Joyce非常明白一則簡短的自我介紹在網路的必要,如同面試與交友時給對方的一些談話線索,並對你的性格有個大致的輪廓,以廣告學來講就是運用品牌的中心認知路徑,口語傳播也表示適當地在對話中自我揭露,能有效促進溝通的傳達,然而如何拿捏自我揭露程度,是今後Joyce還得慢慢學習的課題。

 

這幾個月來 我想嘗試純以文章風格慢慢讓網友們認識我的筆名Joyce與部落格「黑色童話」,不想太快給自己的部落格與自己定下標籤,畢竟我也還在摸索部落格經營的方向與文章調性,然而這種週邊路徑的認知方法似乎在部落格品牌經營上會陷入下述兩難抉擇

  1. 身旁熟悉的好友看我部落格會抱怨,都沒有生活日記文作為他們的八卦消息來源。
  2. 看我部落格的網友看不到生活文與簡介,又會覺得Joyce搞怪裝神秘,而且是個書寫態度嚴肅的人。

 

事實上去年曾放過簡介,只是我趁著一月改版將它拿掉,原先的簡介如下,因為Joyce參與GVO翻譯而寫的:

我是Joyce(其他網路化名applecat,Dick,Ditler,Luciano,CIA696969)
1981年七月三日生於台灣,天性貪戀美食並愛好派對,身為麥金塔狂熱者與技客程式設計師,對恐怖驚悚小說及偵探小說著迷,科幻文化、哥德搖滾與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也是我的愛好。我熱衷背包旅行並如同一位人類學者般在旅行期間收集當地逸聞與童話。

 

Q:最後請Joyce對讀者說些話

雖然我不認識你們,但很感謝你們對我部落格的支持,從95年上網至今用過很多ID也做過很多網站經營的案子,然而這裡卻是我第一次試圖將自己的部落格以品牌經營,並用英文本名現身,期望能更深地挖掘自我本質。

 

本站的使用者介面由於Joyce的疏懶一直延宕,每天至少一則文章就已讓我傷透腦筋,但我保證將會儘快改善外觀,還望各位網友能多給我些意見。

 

今後我會適當地將生活發生的趣聞妙事放上部落格,但絕不會淪為生活瑣事的流水帳,希望常來的網友能繼續支持本站。

 

最後是下午正妹好姊妹Shery(目前單身,有圖有真相,請點此看相簿)幫我想的FunP自我介紹:

對獲取知識有瘋狂的渴望,不相信權威只相信思考後的結論,我是Joyce,曾經的軟體工程師,未來的媒體從業人員,目前是待業待學的米蟲。歡迎造訪BlackTale黑色童話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不知道的普羅米修斯(一)異形電影的藝術DNA

《異形》(1979)導演RidleyScott最近帶著新作《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再次將異形這種奇妙生物展現在螢光幕前,而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評價非常兩極,Joyce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在於開啟這種好壞的爭辯,而是想談談「異形」這種虛構生物一脈相承的藝術血統, 無劇透!請安心閱讀。 左為異形編劇之一Dan O'Bannon  右為HR Giger,背景是《異形》道具製作現場 在1979年《異形》上映時,觀眾與影評的反應也呈現極端憎惡或無比熱愛,但《異形》在視覺效果上的成就卻是有口皆碑的好,這不得不歸功於瑞士超現實主義畫家與雕塑家HR Giger。

《迷霧驚魂》最深沉的恐懼乃是絕望

看看我!看看我!我體內的怪物已經變的這麼大了喔! 引自浦澤直樹的漫畫Monster 如果要Joyce簡單描述電影迷霧驚魂(Mist)的感想,我會說:導演 Frank Darabont 與原著史蒂芬金聯手在觀眾的心裡喚醒一頭駭人的怪物,電影播畢你會發覺自己連呼吸都飄散著逼人窒息的絕望。 導演 Frank Darabont 先前曾拍過「刺激1995」與「綠色奇蹟」,皆是史蒂芬金的小說改編,今年推出的「迷霧驚魂(Mist)」是兩人第三次合作,自然比起前兩部作品更細膩精準地詮釋史蒂芬金的恐怖風格,「迷霧驚魂(Mist)」的影片時間較短,因此一些故事細節讓觀眾摸不著頭緒,但絕對是近年來翻拍史蒂芬金小說最成功的電影。   內容簡介(無雷): 電影始自遭暴風雨摧折的小鎮,一陣濃霧悄然地自山巔飄降,男主角開車帶著幼子來到鎮上的超市採買,而大多數鎮民打算囤積糧食也蜂擁而來,當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措手不及地籠罩整個市鎮,霧裡更藏匿著未知的怪物時,這間超市成為他們唯一的避難所.... 迷霧的第一層涵義: 許多恐怖片都熱愛運用「霧」陰冷且若隱若現的特性渲染氣氛,但 在「迷霧驚魂(Mist)」中,久久不散的「霧」除了作為傳遞恐怖的媒介外,又多了些細膩的特殊寓意─「人際間因誤解而猜忌」。 有形濃霧與有形的怪物直接給予鎮民與觀眾感官視覺上的戰慄與驚恐,慌亂中的鎮民們又因信念、信仰而彼此猜忌、責怪,這是導演巧妙釋放的無形濃霧,此外隨著死亡的陰影逐步逼近,鎮民們的恐懼將內心無形的怪物餵養的更壯碩,最終主角們沒被不明的怪物吞噬,卻紛紛慘死在名為絕望的怪物足下。 最後男主角等人開車離去時,隔著霧與困守在超市的鎮民相望,徹底將這種人際間疏離猜忌表現到極至; 決定駕車離去的主角們與其說是勇氣使然,更毋寧是因信念不同而遭驅趕 ─ 苟且偷安與冒險求生,其目的都是追求一絲活下去的希望,然而恐懼卻讓人性自私爭鬥的一面表露無遺 。 上述這段已經接近電影尾聲,但令Joyce讚嘆的是導演處理人的神情之細膩,請網友一定要仔細看「離開」這個橋段,導演特地用慢鏡頭配上 悲壯 噁心配樂處理,正是要讓觀眾看清楚每一個飾演鎮民的演員臉上表露的迷惘、後悔、悲傷、恐懼...但就是沒有一...

《畫中畫Anamorph》─ 傑作與劣作的一筆之遙

  Joyce偏愛犯罪驚悚類型的電影,常在觀影後思考是什麼動機驅使連續殺人魔再三地凌虐屠殺被害者,是報復、快感、或是控制慾?有時甚至暗自聯想在奪去他者的性命的那一刻,是否會如臨盆的孕婦,感受著帶有神聖性的生命躍動(或掙扎),而有自身確切活著的喜悅,思及至此,赫然驚察我心底竟蘊含這般原始又嗜血的因子,究竟電影是放大人性中潛伏的黑影,抑或電影只是你我夢靨的些許再現?《畫中畫Anamorph》則在觀眾意識開拓出一座嶄新的幽暗花園...   容我先說明一下片名《Anamorph》,原意來自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特殊繪畫技巧「變形繪畫」,其中以漢斯.賀賓(Hans Holbein)1533年的作品「使節」(The Ambassadors)最具代表性(如上圖),傳統的透視法皆假設觀賞者位於畫作的正面,然而變形繪畫則得由特定角度才能看到畫作內的第二幅作品「象徵死亡的骷髏頭」,意喻有限的視角造成了認知的晦澀性。畫作裡的兩位青年擁有權勢與才華,乍看是幸福圓滿的人生,卻同樣逃不開死亡的命運。導演以此繪畫術語表達“真實是隨著視角不同而變化”     《畫中畫Anamorph》的劇情設定不足為奇,頗似克里斯多福諾藍執導的《針鋒相對 Insomnia》 (註:Joyce強力推薦) : 70年代紐約市,警探Stan(威廉達佛 飾)偵破一樁駭人聽聞的連續殺人案件「Uncle Eddie」,然而因疏失導致一名少女遭殺害,使得他背負強烈罪惡感覺並渾噩地酗酒消愁,五年後,一起兇殺案竟與疑似死亡的「Uncle Eddie」有著同樣的手法,究竟是模仿犯還是當年抓錯兇手?瀕臨崩潰邊緣的警探Stan究竟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Joyce懷疑編劇兼導演Henry S. Miller的靈感是否來自勞倫斯‧卜洛 克所寫的「屠宰場之舞」,地點同樣是光鮮且污穢的紐約,主角皆背負著過去的陰影及酗酒,小說裡的兇手將虐殺過程拍攝成電影,《畫中畫Anamorph》則是以屍體創作藝術品,甚至結局也都令人錯愕悵然,解開了部分迷題卻又帶給讀者亙古難解的人性難題,這部電影的確有種類似偵探小說的懸疑氣氛,且厚實有味。   但隨著劇情推展,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