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險路勿近》迷人的惡之華


坦白說,柯恩兄弟 (Joel Coen)的電影向來不是我的tone,然而這部
【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倒讓Joyce耳目一新,不但具有商業片必備的元素─緊繃的氣氛加上刺激的動作場面,也能有藝術片的哲學內涵,實在是他們近年來最佳的作品,Joyce強烈推薦還沒看的網友一定要看。

Joyce不多說劇情,以下是個人觀影後的一些心得,與各位交流。

隨手可得的暴行


象徵主義(symbolism)(Wiki)認為「形式本身不是目的,思想觀念是目的」。Joyce則認為電影【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中「暴力只是行兇的形式,而駭人又迷人的卻是那深徹入骨的邪惡」。

險路勿近 No Country for Old Men movie Blacktale
【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成功地形塑Chigurh這位冷血殺手,從頭看到尾,幾乎把能殺的都殺了,甚至委託人也難逃一死,如此讓人直冒冷汗的角色恐怕只有【沉默的羔羊】裡的漢尼拔博士堪比。

假若對漢尼拔而言,殺人猶如一場神聖的宗教獻祭,他則是手持利刃祭司,在揮下屠刀時得到彷彿為神之化身的興奮,破壞與創造同樣來帶來如神般的成就感,但破壞更省時間。

然而Joyce認為柯恩兄弟 (Joel Coen)在處理暴力本質比「沉默的羔羊」更高竿。
險路勿近 No Country for Old Men movie Blacktale
片中飾演老警長的Tommy Lee Jones說了一則故事,大意如下:
過去殺牛得用大鎚敲暈牛,五花大綁後再切斷其喉嚨,某人因為在沙牛時,牛醒來並發狂掙扎,而受傷。今日殺牛的方法不一樣了,只要用空氣槍將石塊射入牛隻頭部再吸出來,畜生永遠不知道被什麼射中...

過去在電影【沉默的羔羊】中,獵物是沒有反擊能力,獵物低聲的啜泣也激起獵人興奮的歡快,但在【險路勿近】中,獵人與獵物的角色不斷倒置,即便是專業的殺手Chigurh也險些栽在Josh Brolin飾演的越戰老兵手裡,意味著在我們這槍枝氾濫的時代,任何人都能輕易擁有槍彈,暴力不再是邪惡的專屬品,不起眼的學童也可能手提步槍到校掃射...

在電影【沉默的羔羊】中著墨的是儀式般的生死交替,看著漢尼拔聽著古典樂品紅酒食人肝,【險路勿近】中殺手Chigurh拿的武器竟是外觀平凡的空氣槍,而非手槍,然而在見到空氣槍無聲無息的擊發、甚至可拿來強行開鎖的用途時,不可否認這甚至比槍枝更方便,隱約地暗示當今暴力本質的轉換,以何種方式奪去他人性命不再重要,如何有效率地殺戮才符合速食暴力的文化。

【險路勿近】雖然拍著新世代裡人性的沉淪,卻不武斷地劃分善惡,電影中堪稱善者的,恐怕只有那些未曾踏入險路的人,像是與殺手對賭贏因而僥倖逃過一死的商店老闆,或是女主角得了癌症的母親。

也許你會質疑飾演警長的Tommy Lee Jones呢?雖然警長貌似跟著這樁案子,並以長者的經驗知道幕後黑手的勢力龐大,然而許多時刻的他卻選擇狡詐地避開危險,身為人或許是明智的,然而身為伸張正義的警察,也是他的猶豫不定而錯失挽救男主角的命,因此始終Tommy Lee Jones都只是擔任電影中旁白,他踏上了路,卻只是蹣跚地停留在原處...

死亡的平凡無奇

險路勿近 No Country for Old Men movie Blacktale
雖然【險路勿近】不刻意描繪殺戮過程,然而帶給觀眾的驚恐程度卻不輸【沉默的羔羊】,許多角色簡直是瞬間從電影消失,甚至被殺害過程以及遺體都看不到,草芥般的人命象徵著柯恩兄弟 (Joel Coen)對死亡的態度

我們活著,死亡卻在你我身後亦步亦趨,問題是當死亡走近你面前時,你要以怎樣的姿態面對,乞求、悲鳴、亦或從容?
導演藉著殺手Chigurh戲謔般擲銅板決定獵物生死,暗喻著死亡的不可拒,生死之間輕如一枚銅板。
險路勿近 No Country for Old Men movie Blacktale
導演以一種平淡無比的態度描繪死亡,死亡不需悲嘆也不需歌詠。電影結尾Tommy Lee Jones的一段話就是最佳的注解,生命本身就是不斷的循環過去,死亡儘只是一段循環的終結...

【險路勿近】裡,獵人與獵物皆迷途於規範外的空野,槍口是他們對話的唯一方向,【險路勿近】中看不到角色對生命意義的陳述,甚至為了錢連最起碼的生命目標「生存」都被拋棄,也難怪會對死亡漠然以對,雖然Joyce不太能接受這樣消極的想法,但導演的這種想法則是對暴力麻痺、甚至視若無睹的當今社會一個極深的諷刺。

結語:

【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的影評相當不好寫,Joyce有空會再去看原著小說,至於標題應該很多網友看的出來是波特萊爾的作品,其實這類暴力犯罪電影一直很合Joyce胃口,正如惡之華,在最醜惡的地方未必不會有美善存在,甚至能在觀影過程中短暫地逃逸現實生活中的道德枷鎖獲得刺激,Anyway Joyce再次真誠地推薦這部電影。

補充:;剛剛跟朋友討論時,才赫然想起【險路勿近】從頭到尾沒有絲毫配樂!可是運鏡的巧妙加上效果音的運用,讓我現在摸到門把還是頭皮一陣發毛。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不知道的普羅米修斯(一)異形電影的藝術DNA

《異形》(1979)導演RidleyScott最近帶著新作《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再次將異形這種奇妙生物展現在螢光幕前,而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評價非常兩極,Joyce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在於開啟這種好壞的爭辯,而是想談談「異形」這種虛構生物一脈相承的藝術血統, 無劇透!請安心閱讀。 左為異形編劇之一Dan O'Bannon  右為HR Giger,背景是《異形》道具製作現場 在1979年《異形》上映時,觀眾與影評的反應也呈現極端憎惡或無比熱愛,但《異形》在視覺效果上的成就卻是有口皆碑的好,這不得不歸功於瑞士超現實主義畫家與雕塑家HR Giger。

《畫中畫Anamorph》─ 傑作與劣作的一筆之遙

  Joyce偏愛犯罪驚悚類型的電影,常在觀影後思考是什麼動機驅使連續殺人魔再三地凌虐屠殺被害者,是報復、快感、或是控制慾?有時甚至暗自聯想在奪去他者的性命的那一刻,是否會如臨盆的孕婦,感受著帶有神聖性的生命躍動(或掙扎),而有自身確切活著的喜悅,思及至此,赫然驚察我心底竟蘊含這般原始又嗜血的因子,究竟電影是放大人性中潛伏的黑影,抑或電影只是你我夢靨的些許再現?《畫中畫Anamorph》則在觀眾意識開拓出一座嶄新的幽暗花園...   容我先說明一下片名《Anamorph》,原意來自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特殊繪畫技巧「變形繪畫」,其中以漢斯.賀賓(Hans Holbein)1533年的作品「使節」(The Ambassadors)最具代表性(如上圖),傳統的透視法皆假設觀賞者位於畫作的正面,然而變形繪畫則得由特定角度才能看到畫作內的第二幅作品「象徵死亡的骷髏頭」,意喻有限的視角造成了認知的晦澀性。畫作裡的兩位青年擁有權勢與才華,乍看是幸福圓滿的人生,卻同樣逃不開死亡的命運。導演以此繪畫術語表達“真實是隨著視角不同而變化”     《畫中畫Anamorph》的劇情設定不足為奇,頗似克里斯多福諾藍執導的《針鋒相對 Insomnia》 (註:Joyce強力推薦) : 70年代紐約市,警探Stan(威廉達佛 飾)偵破一樁駭人聽聞的連續殺人案件「Uncle Eddie」,然而因疏失導致一名少女遭殺害,使得他背負強烈罪惡感覺並渾噩地酗酒消愁,五年後,一起兇殺案竟與疑似死亡的「Uncle Eddie」有著同樣的手法,究竟是模仿犯還是當年抓錯兇手?瀕臨崩潰邊緣的警探Stan究竟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Joyce懷疑編劇兼導演Henry S. Miller的靈感是否來自勞倫斯‧卜洛 克所寫的「屠宰場之舞」,地點同樣是光鮮且污穢的紐約,主角皆背負著過去的陰影及酗酒,小說裡的兇手將虐殺過程拍攝成電影,《畫中畫Anamorph》則是以屍體創作藝術品,甚至結局也都令人錯愕悵然,解開了部分迷題卻又帶給讀者亙古難解的人性難題,這部電影的確有種類似偵探小說的懸疑氣氛,且厚實有味。   但隨著劇情推展,電影的情節鋪陳則漏洞百出, 《畫中畫 Anamorph》以屍作畫入鏡的點子的確別樹一

紐西蘭如何作永續設計:「好自然」捕鼠器

很少人知道紐西蘭當地有個名為 BestAwards 的設計盛事,每年會選出從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空間設計等各領域的最紐設計,而2011年的最佳永續性產品的得獎者是一款名為「好自然」的全自動人性化捕負鼠器(Goodnature Automatic Humane Possum Trap),我看到的瞬間心底不禁湧現許多疑問,一款傷害生命的捕鼠器為何取名為好自然?負鼠是什麼鼠?這款捕鼠器又憑什麼獲得永續性(Sustainable)設計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