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加州之王》 尋覓生命中遺落的寶藏



前言:

在書寫這則影評前,Joyce想先來個感性告白,這部片大約是三個月前看完,下了文章標題後卻始終下不了筆,最主要是電影情節與我生命經驗太過雷同,而電影中女兒的角色不斷讓我想起自身青春歲月的身影,如同前些日子我寫的這篇「深度剖析部落格自我揭露的焦慮」,我明白一則影評如能加入作者生活的歷練會更動人,然而電影終究較單純,而Joyce越深入剖析這齣電影,就越不可能逃避梳理自己錯綜的人生劇情,好幾次都想讓這則影評流產算了,但我想以一句聖經的話簡述這部電影並鼓勵你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


小人物狂想曲:

 

你大概會想知道California是如何得名的,它並非源於一名探險者,或者一位國王,而是源於一位作家的想象。這位十七世紀的西班牙作家在自己的腦海中創造了一個地方,那裡擁有無窮盡的黃金與珍珠,而美麗的女人們身著黃金的鎧甲與野獸的皮毛—他稱呼那個地方為California。

「加州之王」的尋寶過程坦白說拍的平淡,沒有「國家寶藏」那種精采刺激的冒險動作場面,因此片商將本片定位為尋寶冒險片的廣告頗為不實。但隨著父女倆追溯著三百年前西班牙傳教士一行人的行蹤,女主角緩緩朗讀著神父日記,搭配電影畫面所呈現開發中的新市鎮竟讓人不由得心中感慨,那源自歲月漸漸沖刷掉過往風華的殘酷。



King of California blacktale movie Michael Douglas飾演的父親Charlie被社會貼上精神異常的標籤,實則符合我們當代社會的弱勢小人物縮影,四百年的風霜尚且洗不盡傳教士刻在巨石上的十字架,然而物質文明能輕易地淘汰並徹底遺忘這類跟不上其發展步伐的人,他在電影中說了這麼一段話:


我不明白自己是否存在,我這一生中作過許多事,
I do'nt know if I exist. I've do a lot of things in my life.
但也許我尚未作我必須作的事。
But maybe I've not done what I need to do.

不知你是否也曾有過這種感覺不到自我的空缺感呢?或是隨波逐流至迷失自我?「加州之王」裡的古代寶藏竟藏在Cosco超市下的伏流中,實在是頗具喜感的諷刺,超市裡的眾人只關注眼前架上的商品,卻渾然不知腳下踩著巨額的財寶,甚至說了也不見得有人相信,只有Charlie深信那本存於精神療養院的Torres日記所記載的內容;當你以外在的標準將自己評的一無是處時,不妨拋開這些成見,向內探索屬於你珍貴的性靈寶藏,

King of California blacktale movie 速食主義同樣顯現於家庭關係,與妻子離異的男主角得獨自撫養幼女,然而職場的不順遂加上無力身兼父母二職,使得女兒自幼缺乏安全感甚至對父親不信任,這表現在電影大多時候Miranda直呼父親Charlie。

在週遭大興土木的新屋圍繞下,父女倆住的頹圮房舍顯得搖搖欲墜,Charlie卻不願意搬離自幼居住的家,即使對父親有微詞的Miranda也始終不離不棄,相依為命的父女倆其實對家都懷抱著濃厚的眷戀,這或許來自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相惜以及對加州夢的期盼吧。


情難捨 家燈難熄:


飾演女兒Miranda的女演員Evan Rachel Wood是本片帶給我最大的驚喜,重點是她年僅18歲!在去年的另一部「Across The Universe」也有超齡的演出,長相清秀且氣質不俗,前途不可限量!

King of California blacktale movie「加州之王」前半段以17歲少女Miranda的角度來陳述父女間不對等且角色錯置的關係,Miranda迫於生計而放棄自己唸書求學的夢,導演將剛從精神療養院的父親描繪的神經質且不負責任,然而藉著幾段Miranda的獨白讓我們赫然發覺女兒其實很包容與袒護父親,獨白如下:

在我出生以前,父親已生活了許多年也始終不願意做父親,我確信我的誕生讓他措手不及。
Before I was born,he had already lived several years and managed to avoid fatherhood for a lot of years.I'm very sure my arrival took him by surprise.
父母對兒女總是佔有優勢,我們試圖相信他們,然而即使我們不相信他們,我們仍舊只想和他們待在一起。
Parents have this advantage over ous.We want to believe in them.And when we do'nt believe in them,we still just want to be with them.

這種包容讓我聯想起一部電影「I am Sam他不笨,他是我爸爸」,片中的女孩一樣顯露出不符年齡的早熟與倔降,而父親則相對地像個任性的孩子,當然如果僅描寫到這程度,絕無法勾起我更多共鳴。

於是後半段尋寶的過程,看似只顧追尋自己夢想的父親Charlie逐漸顯露出對女兒Miranda應有的關愛,及勾勒Miranda如何由懷疑而漸漸認同父親的加州夢。
 King of California blacktale movie
原來Charlie的夢想看似無厘頭,但對渾噩地在Mcdonalds工作的Miranda而言,卻是兩人窮困的黯淡生活裡唯一的燈火,於是我們可以看到電影開端時勉強擠出職業性微笑的Miranda,隨著在冒險過程中被迫把風、辭去工作、賣掉車子、房子,在走投無路下由被動的跟隨轉為主動 ─ 例如去參加換妻俱樂部以偷取賣場鑰匙,克服諸多困難後得到的是彌足珍貴的勇氣以及真誠的笑容,Charlie擅作主張的決定卻隱約地引導著Miranda為人生作出突破。

Miranda後半段極具生命力的演出其實讓我想起許多來自破碎家庭的朋友,年幼時對家庭不和諧的無力感,常顯現在他們日後即使面對不滿意的事物,也因對失去的不安而陷在泥沼,缺乏割捨的勇氣連帶使他們欠缺尋夢的勇氣,Miranda其實很幸運也很幸福。

King of California blacktale movie 「加州之王」的結局頗為感人,卻被拍的饒富趣味、張力十足,當警方追緝到Cosco時,在地下水脈的Charlie想拉起寶藏,而Miranda想拉起父親逃走,倆人都關懷對方、想為對方做些什麼,但看不見彼此,僅在繩子兩端拉扯角力的結果卻造成傷害,這段含蓄的比喻讓Joyce十分讚嘆!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維護著自己的權利和利益,還以為那對彼此都好,其實某些時候我們也應該委屈一下自己,先放下自己的堅持,聆聽對方的需求,那未必就不快樂。在給予中也能得到安慰和幸福,何況還是為了自己所愛的人呢?

King of California blacktale movie 電影尾聲,最感動觀眾的不是倆人過去的遺憾修補的完美無暇,而是父女倆人對親情的呼喊頻率重疊並再開啟交流的管道;女兒最終感受到父親深厚的慈愛,父親也重拾女兒對他的愛與信任,倆人並在一定程度上達成自我實現,California Dream Comes True.


結語:

其實現實人生比起戲更複雜難解,屢次期望卻總是失望,讓Joyce成了朋友眼中憤世嫉俗的人,甚至每次看完這種溫馨的親情電影總讓我既激憤又感動,卻始終無法抗拒這類電影的吸引力,或許如同女主角Miranda,我只是倔將地否認,實際上對家庭的渴望卻一直流淌在我意識之下,最後 將這篇「加州之王」影評獻給渴望家庭溫暖的你們。



影評推薦:King of California - The pursuer of Hope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不知道的普羅米修斯(一)異形電影的藝術DNA

《異形》(1979)導演RidleyScott最近帶著新作《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再次將異形這種奇妙生物展現在螢光幕前,而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評價非常兩極,Joyce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在於開啟這種好壞的爭辯,而是想談談「異形」這種虛構生物一脈相承的藝術血統, 無劇透!請安心閱讀。 左為異形編劇之一Dan O'Bannon  右為HR Giger,背景是《異形》道具製作現場 在1979年《異形》上映時,觀眾與影評的反應也呈現極端憎惡或無比熱愛,但《異形》在視覺效果上的成就卻是有口皆碑的好,這不得不歸功於瑞士超現實主義畫家與雕塑家HR Giger。

紐西蘭如何作永續設計:「好自然」捕鼠器

很少人知道紐西蘭當地有個名為 BestAwards 的設計盛事,每年會選出從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空間設計等各領域的最紐設計,而2011年的最佳永續性產品的得獎者是一款名為「好自然」的全自動人性化捕負鼠器(Goodnature Automatic Humane Possum Trap),我看到的瞬間心底不禁湧現許多疑問,一款傷害生命的捕鼠器為何取名為好自然?負鼠是什麼鼠?這款捕鼠器又憑什麼獲得永續性(Sustainable)設計大獎?

《畫中畫Anamorph》─ 傑作與劣作的一筆之遙

  Joyce偏愛犯罪驚悚類型的電影,常在觀影後思考是什麼動機驅使連續殺人魔再三地凌虐屠殺被害者,是報復、快感、或是控制慾?有時甚至暗自聯想在奪去他者的性命的那一刻,是否會如臨盆的孕婦,感受著帶有神聖性的生命躍動(或掙扎),而有自身確切活著的喜悅,思及至此,赫然驚察我心底竟蘊含這般原始又嗜血的因子,究竟電影是放大人性中潛伏的黑影,抑或電影只是你我夢靨的些許再現?《畫中畫Anamorph》則在觀眾意識開拓出一座嶄新的幽暗花園...   容我先說明一下片名《Anamorph》,原意來自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特殊繪畫技巧「變形繪畫」,其中以漢斯.賀賓(Hans Holbein)1533年的作品「使節」(The Ambassadors)最具代表性(如上圖),傳統的透視法皆假設觀賞者位於畫作的正面,然而變形繪畫則得由特定角度才能看到畫作內的第二幅作品「象徵死亡的骷髏頭」,意喻有限的視角造成了認知的晦澀性。畫作裡的兩位青年擁有權勢與才華,乍看是幸福圓滿的人生,卻同樣逃不開死亡的命運。導演以此繪畫術語表達“真實是隨著視角不同而變化”     《畫中畫Anamorph》的劇情設定不足為奇,頗似克里斯多福諾藍執導的《針鋒相對 Insomnia》 (註:Joyce強力推薦) : 70年代紐約市,警探Stan(威廉達佛 飾)偵破一樁駭人聽聞的連續殺人案件「Uncle Eddie」,然而因疏失導致一名少女遭殺害,使得他背負強烈罪惡感覺並渾噩地酗酒消愁,五年後,一起兇殺案竟與疑似死亡的「Uncle Eddie」有著同樣的手法,究竟是模仿犯還是當年抓錯兇手?瀕臨崩潰邊緣的警探Stan究竟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Joyce懷疑編劇兼導演Henry S. Miller的靈感是否來自勞倫斯‧卜洛 克所寫的「屠宰場之舞」,地點同樣是光鮮且污穢的紐約,主角皆背負著過去的陰影及酗酒,小說裡的兇手將虐殺過程拍攝成電影,《畫中畫Anamorph》則是以屍體創作藝術品,甚至結局也都令人錯愕悵然,解開了部分迷題卻又帶給讀者亙古難解的人性難題,這部電影的確有種類似偵探小說的懸疑氣氛,且厚實有味。   但隨著劇情推展,電影的情節鋪陳則漏洞百出, 《畫中畫 Anamorph》以屍作畫入鏡的點子的確別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