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深度剖析部落格自我揭露的焦慮

 

許多時候煩惱的出口總是不經意浮現,昨天Joyce才在為自我揭露的焦慮感到困惑,今天下午一個偶然的聚會卻給了我些想法,也由於昨晚那篇竟然被歸納為Kuso文,我決定抽出自我揭露的議題作較嚴謹的探討。

 

large 下午一個阿姨找我去呂旭立基金會喝茶,在那認識了詹美涓老師,並獲贈一本她翻譯的《狂野寫作:進入書寫的心靈荒原》,隨手一翻讓Joyce如獲至寶,雖說其主題是心靈寫作,但卻是很深刻地描繪出寫作與內在的緊密牽連,給了Joyce以心靈書寫的思考方式來分析網路書寫,以及如何面對自我揭露的恐懼。

 

以下Joyce用廣義與狹義兩個層面來分析部落客自我揭露的恐懼。

 

 

廣義的自我揭露:

 

technical_writing-1 首先不僅狹義上的個人資料公開才算自我揭露,寫作本身就是廣義的自我揭露,作者本身可能在有意無意間書寫著自我的隱晦面,而讀者也在閱讀的同時,渴望著與作者產生連結,並從字裡行間得到暗示或啟示。

 

Joyce便是在自我揭露的恐懼與創作的渴望間徬徨,但在《狂野寫作》書序的這段話則鼓舞了我:

她力求誠實,不避諱將自己無助、黑暗與瑣碎的一面攤在讀者面前。因為她知道,沒有什麼是可以隱藏或值得隱藏的。要寫出感動人的文字,作者挑戰的永遠是自己誠實的勇氣

 

是的,網路是個公開卻又具有隱匿性的平台,誠實原則則是互信互賴能成立的根基,但在部落客誠實面對讀者前,或許你我得先不斷挑戰自己誠實的勇氣。

 

我們接著來看部落格奇妙的一點,部落客其實不僅是作者,更多時候是不斷在「讀者」、「作者」、「編者」三種心理狀態游移。

 

而許多時候身為編輯與讀者的心態會阻礙你作者之筆的書寫流暢,想想你書寫時,內心是否有個主編說:「你寫這沒有用,讀者不會想看,多學學蘋果日報吧...」;否則就是心中另一位讀者說:「你寫的好無趣,文章又那麼長」。

 

狂野寫作》則試著教你用誠懇的正向思考放手去寫,不要受限於內在編輯的批判,文字是你內心的發聲,因此想寫作就必須接納自己,書中如此寫:

事實上根本沒有濫作家這回事,不過是一個作家坐在書桌前修鍊,寫下她的思考、記憶、觀點、故事與印象罷了。

 

書中並提供幾點心靈書寫練習的法則,部落客或許也可參考一二:

  1. 手不能停
  2. 不要控制
  3. 具體描述
  4. 不要想(抓住靈光一閃的第一個念頭)
  5. 別擔心發音、文法或拼字是否正確
  6. 你有寫出全國最濫文章的自由
  7. 直極要害

 

本段推薦閱讀:

  1. 我發現,我寫部落格的臉皮不夠厚
  2. 《部落格十誡》
  3. 《狂野寫作:進入書寫的心靈荒原》
  4. 從書寫治療淺談部落格之網路書寫

 

 

狹義的自我揭露:

 

privacy 狹義的自我揭露指的是個人資料公開,網路蓬勃發展的結果,就是虛擬與現實的界線逐漸模糊,身為人與部落客的角色界定也越見模糊,如何調和網路身份與現實身分成了極需你我好好思考的問題。

 

事實上Joyce是網路不信任論者,除了Adsense與Bloggerads以外,我幾乎不用真實個人資料註冊,而這種對個人隱私的強烈不安全感卻帶給我經營部落格時的困難,因而發想出昨晚這篇「一封來自FunP的信引發網路自我揭露的焦慮」。

 

其實我想不止Joyce有這種憂慮,屢見不鮮的網路私密相簿被公開事件、可敬的鄉民用搜尋引擎追討負心漢的身家資料、以及前陣子陳冠希被匿名網友上傳豔照,這類事件每每撩起著網路的信任危機,支持網路實名制的聲浪也未曾中斷。

 

Joyce不信任網路卻不支持網路實名制,這來自人性隱匿的窺伺慾 ─ 「總是希望正妹穿的越少越好,自己則是惜肉如金」;喜歡看別人偷拍、自拍,卻恐懼自己哪天成為貼圖區的最佳男/女主角。

相關論述可見此書「偷窺狂的國家」。

 

身為網路瀏覽者,上述的態度是可理解的,但經營部落格時,這種「想要讓人知悉,卻又想保有高度隱私權」的心態,卻會自相矛盾。舉個簡單的比喻:「如同你今天在街上發傳單宣傳你賣的雞排很好吃,當客人問你店在哪時,你卻閉口不談」。

 

因此回到部落格經營面上,部落客得認清網路不存在完全的隱私,僅存在公開下的隱私,像Joyce先前那樣全然地隱藏反而矯枉過症,如同寫作需挑戰自我誠實的勇氣,對於個人資料的公開也是對網路信任與否的考驗

最後推薦網友可以閱讀這篇「網路上的「薄紗舞台效應」與宣洩治療功能--部落格現象的心理學解讀」,Joyce寫完後才找到這篇寫的更精采

 

本段推薦閱讀:

  1. 部落格經營
  2. [閱聽人研究]部落客對隱私及文責的觀感
  3. 網路上的「薄紗舞台效應」與宣洩治療功能--部落格現象的心理學解讀
  4. 死豬星人事件簿 -- 成名,或是隱私?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不知道的普羅米修斯(一)異形電影的藝術DNA

《異形》(1979)導演RidleyScott最近帶著新作《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再次將異形這種奇妙生物展現在螢光幕前,而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評價非常兩極,Joyce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在於開啟這種好壞的爭辯,而是想談談「異形」這種虛構生物一脈相承的藝術血統, 無劇透!請安心閱讀。 左為異形編劇之一Dan O'Bannon  右為HR Giger,背景是《異形》道具製作現場 在1979年《異形》上映時,觀眾與影評的反應也呈現極端憎惡或無比熱愛,但《異形》在視覺效果上的成就卻是有口皆碑的好,這不得不歸功於瑞士超現實主義畫家與雕塑家HR Giger。

紐西蘭如何作永續設計:「好自然」捕鼠器

很少人知道紐西蘭當地有個名為 BestAwards 的設計盛事,每年會選出從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空間設計等各領域的最紐設計,而2011年的最佳永續性產品的得獎者是一款名為「好自然」的全自動人性化捕負鼠器(Goodnature Automatic Humane Possum Trap),我看到的瞬間心底不禁湧現許多疑問,一款傷害生命的捕鼠器為何取名為好自然?負鼠是什麼鼠?這款捕鼠器又憑什麼獲得永續性(Sustainable)設計大獎?

《畫中畫Anamorph》─ 傑作與劣作的一筆之遙

  Joyce偏愛犯罪驚悚類型的電影,常在觀影後思考是什麼動機驅使連續殺人魔再三地凌虐屠殺被害者,是報復、快感、或是控制慾?有時甚至暗自聯想在奪去他者的性命的那一刻,是否會如臨盆的孕婦,感受著帶有神聖性的生命躍動(或掙扎),而有自身確切活著的喜悅,思及至此,赫然驚察我心底竟蘊含這般原始又嗜血的因子,究竟電影是放大人性中潛伏的黑影,抑或電影只是你我夢靨的些許再現?《畫中畫Anamorph》則在觀眾意識開拓出一座嶄新的幽暗花園...   容我先說明一下片名《Anamorph》,原意來自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特殊繪畫技巧「變形繪畫」,其中以漢斯.賀賓(Hans Holbein)1533年的作品「使節」(The Ambassadors)最具代表性(如上圖),傳統的透視法皆假設觀賞者位於畫作的正面,然而變形繪畫則得由特定角度才能看到畫作內的第二幅作品「象徵死亡的骷髏頭」,意喻有限的視角造成了認知的晦澀性。畫作裡的兩位青年擁有權勢與才華,乍看是幸福圓滿的人生,卻同樣逃不開死亡的命運。導演以此繪畫術語表達“真實是隨著視角不同而變化”     《畫中畫Anamorph》的劇情設定不足為奇,頗似克里斯多福諾藍執導的《針鋒相對 Insomnia》 (註:Joyce強力推薦) : 70年代紐約市,警探Stan(威廉達佛 飾)偵破一樁駭人聽聞的連續殺人案件「Uncle Eddie」,然而因疏失導致一名少女遭殺害,使得他背負強烈罪惡感覺並渾噩地酗酒消愁,五年後,一起兇殺案竟與疑似死亡的「Uncle Eddie」有著同樣的手法,究竟是模仿犯還是當年抓錯兇手?瀕臨崩潰邊緣的警探Stan究竟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Joyce懷疑編劇兼導演Henry S. Miller的靈感是否來自勞倫斯‧卜洛 克所寫的「屠宰場之舞」,地點同樣是光鮮且污穢的紐約,主角皆背負著過去的陰影及酗酒,小說裡的兇手將虐殺過程拍攝成電影,《畫中畫Anamorph》則是以屍體創作藝術品,甚至結局也都令人錯愕悵然,解開了部分迷題卻又帶給讀者亙古難解的人性難題,這部電影的確有種類似偵探小說的懸疑氣氛,且厚實有味。   但隨著劇情推展,電影的情節鋪陳則漏洞百出, 《畫中畫 Anamorph》以屍作畫入鏡的點子的確別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