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曾經。愛是唯一Once》用音樂傾聽彼此

 1396919945_d57113f734
2007年有兩片讓我看了印象深刻的浪漫電影,分別都是以男女主角在音樂創作上的惺惺相惜,進一步萌發愛情,首先是二月份上映的Music And Lyrics《K歌情人》,其次就是我最近看的Once《曾經擁有》

這兩部片乍看皆以音樂引發後續的故事鋪陳,音樂原聲帶都非常動聽,但骨子裡是有很大的差異,《K歌情人》是華納拍的低成本浪漫電影,雖說是低成本,但仍舊是主流商業片,個人估計光片酬至少就要2000萬美金,而來自愛爾蘭的Once《曾經擁有》則只有16萬美金,但若論影片給我的感動度,Once《曾經擁有》無疑是《K歌情人》無法比擬的。

oncepic3
Once《曾經擁有》沒有休葛蘭這樣帥氣的演員,有的只有懷才不遇、在街頭表演的邋遢男主角,同樣女主角也不是茱芭莉摩亞這樣的甜姊兒,只是個打零工維生的捷克移民;Once《曾經擁有》也沒有一般好萊塢愛情電影那樣的激情擁吻、愛的你死我活等矯柔做作的橋段,但更貼近你我的真實人生,如同電影海報寫的"How often do you find the right person?",我們一直在茫茫人海中試圖邂逅對的人,然而往往事與願違,而導演營造出類似紀錄片的風格,也使本片更有渲染力,只是有些場景的轉換若能剪的更流暢自然會更好,但瑕不掩瑜啦

oncepic1
Once《曾經擁有》巧妙地藉著配樂銜接故事發展及傳達主角們的情感,例如男主角在回憶分手的女友,一邊看著兩人過去交往的影片,一邊充滿怨念唱著Lies,曲終的"So plant the thought and watch it grow ,Wind it up and let it go",這個比喻非常美,隱約地透露男主角雖然無法忘懷上一段感情,卻試著慢慢放下;另一首由女主角Marketa 演唱的The Hill也讓人很感動,這是女主角在劇中第一次寫的歌,寫的對象是不懂她的丈夫,也是全片中首次展現她內心的脆弱,然而電影沒就此再發揮有點可惜,Once《曾經擁有》電影原聲帶也獲本屆葛萊美提名最佳電影原聲帶,非常值得收藏。

oncepic5
最後如同片名,Once 裡的男女主角依舊沒有擁有彼此,然而那份剎那的相知相惜更讓人動容,筆者極力推薦網友們看看這部電影(IMDB 8.1高分呀~~),下面放上三首電影中我很喜歡的配樂


Glen Hansard - Lies 


Markéta Irglová - The Hill


Glen Hansard - If You Want Me


相關連結 Once Soundtrack原聲帶全曲試聽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不知道的普羅米修斯(一)異形電影的藝術DNA

《異形》(1979)導演RidleyScott最近帶著新作《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再次將異形這種奇妙生物展現在螢光幕前,而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評價非常兩極,Joyce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在於開啟這種好壞的爭辯,而是想談談「異形」這種虛構生物一脈相承的藝術血統, 無劇透!請安心閱讀。 左為異形編劇之一Dan O'Bannon  右為HR Giger,背景是《異形》道具製作現場 在1979年《異形》上映時,觀眾與影評的反應也呈現極端憎惡或無比熱愛,但《異形》在視覺效果上的成就卻是有口皆碑的好,這不得不歸功於瑞士超現實主義畫家與雕塑家HR Giger。

《蝸牛食堂》身心食同源

  日本異常地喜愛拍攝以食物作為人際溝通的電影,Joyce個人尤其關注其中幾部涉及女性主題的美食電影,像是《海鷗食堂》裡日本中年女子企圖將飯糰的美味傳達給芬蘭人,到《幸福的馨香》百貨公司女職員從排斥、喜愛、進而守護中華料理,或是《 幸福便當 》講述單親媽媽如何以便當開啟第二人生的可能,女性料理人的故事往往比料理鐵人類的男性敘事多了幾分柔軟細膩的口感,也更容易喚醒觀眾自身成長的味蕾經驗,畢竟我們的味覺經驗主要還是仰賴成長過程中身邊的女性所建構,不是嗎?

《迷霧驚魂》最深沉的恐懼乃是絕望

看看我!看看我!我體內的怪物已經變的這麼大了喔! 引自浦澤直樹的漫畫Monster 如果要Joyce簡單描述電影迷霧驚魂(Mist)的感想,我會說:導演 Frank Darabont 與原著史蒂芬金聯手在觀眾的心裡喚醒一頭駭人的怪物,電影播畢你會發覺自己連呼吸都飄散著逼人窒息的絕望。 導演 Frank Darabont 先前曾拍過「刺激1995」與「綠色奇蹟」,皆是史蒂芬金的小說改編,今年推出的「迷霧驚魂(Mist)」是兩人第三次合作,自然比起前兩部作品更細膩精準地詮釋史蒂芬金的恐怖風格,「迷霧驚魂(Mist)」的影片時間較短,因此一些故事細節讓觀眾摸不著頭緒,但絕對是近年來翻拍史蒂芬金小說最成功的電影。   內容簡介(無雷): 電影始自遭暴風雨摧折的小鎮,一陣濃霧悄然地自山巔飄降,男主角開車帶著幼子來到鎮上的超市採買,而大多數鎮民打算囤積糧食也蜂擁而來,當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措手不及地籠罩整個市鎮,霧裡更藏匿著未知的怪物時,這間超市成為他們唯一的避難所.... 迷霧的第一層涵義: 許多恐怖片都熱愛運用「霧」陰冷且若隱若現的特性渲染氣氛,但 在「迷霧驚魂(Mist)」中,久久不散的「霧」除了作為傳遞恐怖的媒介外,又多了些細膩的特殊寓意─「人際間因誤解而猜忌」。 有形濃霧與有形的怪物直接給予鎮民與觀眾感官視覺上的戰慄與驚恐,慌亂中的鎮民們又因信念、信仰而彼此猜忌、責怪,這是導演巧妙釋放的無形濃霧,此外隨著死亡的陰影逐步逼近,鎮民們的恐懼將內心無形的怪物餵養的更壯碩,最終主角們沒被不明的怪物吞噬,卻紛紛慘死在名為絕望的怪物足下。 最後男主角等人開車離去時,隔著霧與困守在超市的鎮民相望,徹底將這種人際間疏離猜忌表現到極至; 決定駕車離去的主角們與其說是勇氣使然,更毋寧是因信念不同而遭驅趕 ─ 苟且偷安與冒險求生,其目的都是追求一絲活下去的希望,然而恐懼卻讓人性自私爭鬥的一面表露無遺 。 上述這段已經接近電影尾聲,但令Joyce讚嘆的是導演處理人的神情之細膩,請網友一定要仔細看「離開」這個橋段,導演特地用慢鏡頭配上 悲壯 噁心配樂處理,正是要讓觀眾看清楚每一個飾演鎮民的演員臉上表露的迷惘、後悔、悲傷、恐懼...但就是沒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