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30 Days of Night》吸血鬼的致命狂歡節


什麼?又是吸血鬼?
沒錯,很不巧地Joyce昨晚剛好看完這片,加上這種結構簡單的恐怖片比較好寫,所以就先拋下積欠很久的waitress、Across the universe等電影評論,而先來談談「惡夜30(30 days of night)」。
 PDVD_002
首先惡夜30(30 days of night)不是像決戰異世界(Underworld)、刀鋒戰士(Blade)那樣的吸血鬼動作片,片中的吸血鬼也沒有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裡湯姆克魯斯那樣優雅,更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創新元素,相反地更像近年來流行的光頭喪屍類怪物般愛好屠殺,能看出是吸血鬼的特徵只有三點 ─ 怕陽光、吸血、行動快速,連個變身飛行都不會...詭異的是惡夜30(30 days of night)裡的吸血鬼會像狼人般嚎叫。

PDVD_003
個人以為成功的恐怖片是要勾起觀眾潛意識的恐慌,血肉分離、四肢俱斷都只是短暫的驚嚇(短期記憶?),成功的恐怖片則能將被害的恐懼深深烙在觀眾腦海,多年後想起往往還顫慄不已(長期記憶?),
例如絕命終結站(Final Destination)系列則拍的相當成功。
惡夜30(30 days of night)則還僅屬於淺層的驚嚇,血肉糢糊的場景雖有,但與奪魂鋸、追殺比爾..等片相比還算小意思。
 PDVD_005
此外關於片中的殺戮場面,吸血鬼方面像是一群磕藥後的殺人魔,與其說是在吸血,更像是在浴血,吸沒幾口血就換追殺下一個鎮民,非常浪費血源,給Joyce的感覺像是在狂歡。
鎮民反擊則相當沒特色,除了開除雪車把吸血鬼壓的支離破碎外,拿斧頭砍頭反而成了對付吸血鬼最有效的攻擊,真讓Joyce無言。
PDVD_006
(下一段有雷,不想被爆請停止閱讀)

來談談本片的特色 ─ 極圈內的永夜,在難以成眠的長期黑夜加上被吸血鬼追殺,被逼到絕境的人性竟能展現自我犧牲的崇高,坦白說這片給我的最大驚喜就在結尾,男主角為了從吸血鬼中救出愛人,拿著針頭從吸血鬼屍體中汲取血液,並注射自己而獲得吸血鬼能力,最後守護了僅存的鎮民,而自己在第一道陽光的到來下灰飛湮滅,雖然有點俗套但這才叫悲壯啊!
PDVD_007
總歸惡夜30(30 days of night)還是相當水準的商業恐怖片,節奏與氣氛掌控的都有一定水準,配樂很薄弱,有幾個鏡頭我頗為讚賞(拿著熊寶寶的吸血鬼小女孩,可怕!),雖然無法取悅Joyce,真誠建議對本片興趣的網友別抱太大期待反而較能滿足,Joyce倒是打算將惡夜30(30 days of night)拿來當LCD測試片,全片場景幾乎都很暗,假如液晶電視的品質不好可是會缺乏層次感呢。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不知道的普羅米修斯(一)異形電影的藝術DNA

《異形》(1979)導演RidleyScott最近帶著新作《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再次將異形這種奇妙生物展現在螢光幕前,而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評價非常兩極,Joyce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在於開啟這種好壞的爭辯,而是想談談「異形」這種虛構生物一脈相承的藝術血統, 無劇透!請安心閱讀。 左為異形編劇之一Dan O'Bannon  右為HR Giger,背景是《異形》道具製作現場 在1979年《異形》上映時,觀眾與影評的反應也呈現極端憎惡或無比熱愛,但《異形》在視覺效果上的成就卻是有口皆碑的好,這不得不歸功於瑞士超現實主義畫家與雕塑家HR Giger。

《蝸牛食堂》身心食同源

  日本異常地喜愛拍攝以食物作為人際溝通的電影,Joyce個人尤其關注其中幾部涉及女性主題的美食電影,像是《海鷗食堂》裡日本中年女子企圖將飯糰的美味傳達給芬蘭人,到《幸福的馨香》百貨公司女職員從排斥、喜愛、進而守護中華料理,或是《 幸福便當 》講述單親媽媽如何以便當開啟第二人生的可能,女性料理人的故事往往比料理鐵人類的男性敘事多了幾分柔軟細膩的口感,也更容易喚醒觀眾自身成長的味蕾經驗,畢竟我們的味覺經驗主要還是仰賴成長過程中身邊的女性所建構,不是嗎?

《迷霧驚魂》最深沉的恐懼乃是絕望

看看我!看看我!我體內的怪物已經變的這麼大了喔! 引自浦澤直樹的漫畫Monster 如果要Joyce簡單描述電影迷霧驚魂(Mist)的感想,我會說:導演 Frank Darabont 與原著史蒂芬金聯手在觀眾的心裡喚醒一頭駭人的怪物,電影播畢你會發覺自己連呼吸都飄散著逼人窒息的絕望。 導演 Frank Darabont 先前曾拍過「刺激1995」與「綠色奇蹟」,皆是史蒂芬金的小說改編,今年推出的「迷霧驚魂(Mist)」是兩人第三次合作,自然比起前兩部作品更細膩精準地詮釋史蒂芬金的恐怖風格,「迷霧驚魂(Mist)」的影片時間較短,因此一些故事細節讓觀眾摸不著頭緒,但絕對是近年來翻拍史蒂芬金小說最成功的電影。   內容簡介(無雷): 電影始自遭暴風雨摧折的小鎮,一陣濃霧悄然地自山巔飄降,男主角開車帶著幼子來到鎮上的超市採買,而大多數鎮民打算囤積糧食也蜂擁而來,當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措手不及地籠罩整個市鎮,霧裡更藏匿著未知的怪物時,這間超市成為他們唯一的避難所.... 迷霧的第一層涵義: 許多恐怖片都熱愛運用「霧」陰冷且若隱若現的特性渲染氣氛,但 在「迷霧驚魂(Mist)」中,久久不散的「霧」除了作為傳遞恐怖的媒介外,又多了些細膩的特殊寓意─「人際間因誤解而猜忌」。 有形濃霧與有形的怪物直接給予鎮民與觀眾感官視覺上的戰慄與驚恐,慌亂中的鎮民們又因信念、信仰而彼此猜忌、責怪,這是導演巧妙釋放的無形濃霧,此外隨著死亡的陰影逐步逼近,鎮民們的恐懼將內心無形的怪物餵養的更壯碩,最終主角們沒被不明的怪物吞噬,卻紛紛慘死在名為絕望的怪物足下。 最後男主角等人開車離去時,隔著霧與困守在超市的鎮民相望,徹底將這種人際間疏離猜忌表現到極至; 決定駕車離去的主角們與其說是勇氣使然,更毋寧是因信念不同而遭驅趕 ─ 苟且偷安與冒險求生,其目的都是追求一絲活下去的希望,然而恐懼卻讓人性自私爭鬥的一面表露無遺 。 上述這段已經接近電影尾聲,但令Joyce讚嘆的是導演處理人的神情之細膩,請網友一定要仔細看「離開」這個橋段,導演特地用慢鏡頭配上 悲壯 噁心配樂處理,正是要讓觀眾看清楚每一個飾演鎮民的演員臉上表露的迷惘、後悔、悲傷、恐懼...但就是沒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