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由秋意冷談外交 ─ 別以為當凱子有比作嫖客高尚

 

 

昨晚Joyce與幾個好哥兒們聊天時,談到一個讓大夥嘖嘖稱奇的友人Simen(屎人):

長相斯文的Simen有著頗優渥的收入、有車子有房子,就缺身旁那個馬子,然而他追女生的方法就是砸錢當凱子,但常常錢花了連根手指都沒牽到,甚至女孩子吃夠甜頭轉身跟另外的男人交往,我們都不禁為他的錢包嘆息。

然而當我們勸告Simen:「你當凱子花的錢比去酒店還多,乾脆去找個酒店妹陪吧,還比較省」,表面上他興致勃勃地附和我們的話題,實際上我知道Simen永遠不可能上酒店,因為Simen心中根深蒂固認為:「我當凱子起碼比那些嫖客高尚」。

 

凱子真的比嫖客高尚嗎?那些薛凱子的女子又比賣身女子有格調嗎?

 

100633926 上星期有兩則遭踢爆的醜聞讓我有些錯亂,一則是「秋意冷意圖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建交不成,反遭掮客騙走10億新台幣」,另一則是「球員羅納多意圖嫖三名辣妹未成,反遭三名人妖勒索」。

 

奇妙的是前者乃是層次較高的外交議題,後者乃是社會問題,但我卻發覺秋意冷事件的標題即使按羅納多的新聞改寫成如下,也依舊通順:「秋意冷意圖花錢嫖巴布亞紐幾內亞不成,反遭老鴇詐欺10億新台幣」。

 

這則外交醜聞讓Joyce十分吃驚,吃驚的不是台灣政府慣用的金錢外交手段,而是民進黨這種偷偷摸摸的嫖客身段與過去國民黨張揚的凱子身段有太多相似,但似乎民眾與媒體都得了健忘症,忘記過去國民黨執政與馬其頓建交失敗所損失的一億五千萬美金(約五十億台幣),或許這源自社會對凱子與嫖客的雙重標準。

 

20060324001111_15156 實際上當凱子並沒有比作恩(嫖)客高尚,本質都是赤裸裸的慾望,然而凱子經過虛偽的包裝,給你我一種:「我崇尚心靈接觸甚於肉體」的形象,但以我身邊認識的嫖客朋友為例,何嘗不是因為心靈的空虛或受挫而追求速食的肉慾滿足呢。

 

社會大眾剝奪了嫖客的道德正當性卻給予凱子道德正當性,社會大眾剝奪了性工作者的身體自主權而給予敗金女性追求物質的合理性,我們高呼別把女性物化卻在一定程度上默許那些多金的凱子滋養「女性消費論」,這種雙重標準從何而來?

 

男女平等與正常國際關係實際上都是種烏托邦理想,現實中個人或是國家都以自身利益為最高考量,因此所謂正當性只是由多數人/多數國家的道德觀感或法律來支持,而這多數人的標準忽略了所謂文化弱勢、資本弱勢的族群,許多道德標準的擁護者只是因恐懼被歸類為不道德族群而遵守,而這種虛假的偽裝者正是盲點所在!

 

接著無限上綱的道德標準將原先的盲點擴大,由此產生偏頗的兩極化標準,任何人事物都可輕易被劃分為道德/不道德,並以此作為合法/非法的標準,這就是台灣人引以為傲的立法精神,什麼狗屁民主!

dsb-2002-070801d 於是男人們只得在私下聚會偷偷聊著哪家店的小姐多敢玩、上一次自己馭三女有多神勇...之類,但追求異姓時絕對自動把性對象減十,當眾看到有關情色場所的新聞絕對嗤之以鼻,私下卻悄悄上網尋找一夜情....

 

回到秋意冷事件來看,無論你是以嫖客姿態或是以凱子姿態,還不都是金錢外交,即使立個合法金援程序,也只是將扭曲的思維與以常態化的正當藉口,因此別跟著假惺惺的媒體或政客顧作清高、或拿小學生的營養午餐耍濫情,讓我們回歸國際關係的實際角度來看這個事件

 

過去Joyce就寫過對「金援外交」不排斥,但對台灣外交策略的缺乏層次與莽撞感到相當惋惜(參閱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談科索沃與台灣關係),然而深入探討 「金援外交」是種畸形的關係,台灣還算經濟強勢的國家,卻得不到眾多異姓(國家)的親睞,於是我們專找那些敗金或是賣身的國家來換得短暫的歡娛(邦交),證明台灣也是個不輸對岸的漢子(國家),而對於強勢的國家如美國之類,台灣的外交單位就喜愛以「過境外交」的方式,如同我常路過瞻仰台中金錢豹的英姿,但我明白並不是非得花大錢進金錢豹mbekimugabe_cartoon摟酒店小姐,才能證明自己是男人,我可以找傳播妹,咳 我是指念傳播科系的。

 

這種凱子砸錢的方式,在對岸經濟實力增強下已逐漸改變,現在中共已經不走凱子路線,相反地他們改走招搖蠻橫的嫖客路線,而台灣還是抱持著金錢外交的結果就是如這次的外交醜聞 ─ 「台灣只能以畏縮的嫖客身段搞外交」,而且跑去嫖巴布亞紐幾內亞這種低檔次的黑店,錢被居中的老鴇騙光又沒玩到,能怪誰!被抓包的嫖客除了沒有法律保障外,還得接受公眾的道德審判。

 

當然別問我該不該嫖,這是供需原則問題,不是狹隘的道德標準,但站在渴望追求真愛的立場,Joyce不認為一味嫖妓或當凱子可以找到真愛,當然追求異姓不能小氣,同樣地 台灣渴望追求正常國際地位的觀點,金錢外交不可免,但該不該是今後外交政策的唯一方案,值得深思。

 

那麼「秋意冷」該不該罰,據他先前的說法,他是被老鴇騙錢,倘若按照台灣法律「罰娼不罰嫖」的觀點,我們應該重罰那兩位老鴇背信與譴責巴布亞紐幾內亞太放蕩,而不該罰秋意冷不是嗎?

然而仔細看統媒所塑造的社會輿論,身為嫖客的秋意冷似乎是罪大惡極,連帶的似乎把即將卸任的執政黨也一起歸類為嫖客團,但台灣金錢外交的價值觀難道媒體、民眾就毫無責任嗎?甚至過去當凱子的國民黨時期,就比較有國際尊嚴嗎?

 

Joyce這篇文章用意不在為很傻很天真的「秋意冷」開托,只是希望秋意冷受責罰的理由不是因為所謂傷害國民情感這種無稽之談,並期望能以更公平的方式看待這次的行政疏失,並思考未來台灣外交的方向。

 

 

結語:給台灣派部落格成員的一些話

自從加入「台灣派部落格」以來,Joyce一篇政治文都沒寫過,一方面是擔心自己寫出濫政治文,一方面則是對草創的「台灣派部落格」有點恐慌與失望,看到的許多文章還是對立場不同的政黨厭惡多過於理性探討,我承認自己是個不虔誠的「台灣派部落格」成員。

但或許你我該思考的不僅只攻擊弊端,那下場常淪為劃分彼此、擴大差異,依舊無法將想法傳達給不同主張的人群,那該如何去作呢?我試著去反省自己是否為亂象的共犯,並且不直接觸碰政黨議題,而採取由外交、教育的周邊議題敲擊那些政治立場的狂信者,以獲得溝通的機會,也可以避免自己陷入見樹不見林的盲點,願以此文與各位共勉之。

 

衍伸閱讀:

嫖妓學-1

嫖妓學-2

嫖妓學-3

嫖妓學-4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不知道的普羅米修斯(一)異形電影的藝術DNA

《異形》(1979)導演RidleyScott最近帶著新作《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再次將異形這種奇妙生物展現在螢光幕前,而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評價非常兩極,Joyce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在於開啟這種好壞的爭辯,而是想談談「異形」這種虛構生物一脈相承的藝術血統, 無劇透!請安心閱讀。 左為異形編劇之一Dan O'Bannon  右為HR Giger,背景是《異形》道具製作現場 在1979年《異形》上映時,觀眾與影評的反應也呈現極端憎惡或無比熱愛,但《異形》在視覺效果上的成就卻是有口皆碑的好,這不得不歸功於瑞士超現實主義畫家與雕塑家HR Giger。

《蝸牛食堂》身心食同源

  日本異常地喜愛拍攝以食物作為人際溝通的電影,Joyce個人尤其關注其中幾部涉及女性主題的美食電影,像是《海鷗食堂》裡日本中年女子企圖將飯糰的美味傳達給芬蘭人,到《幸福的馨香》百貨公司女職員從排斥、喜愛、進而守護中華料理,或是《 幸福便當 》講述單親媽媽如何以便當開啟第二人生的可能,女性料理人的故事往往比料理鐵人類的男性敘事多了幾分柔軟細膩的口感,也更容易喚醒觀眾自身成長的味蕾經驗,畢竟我們的味覺經驗主要還是仰賴成長過程中身邊的女性所建構,不是嗎?

《迷霧驚魂》最深沉的恐懼乃是絕望

看看我!看看我!我體內的怪物已經變的這麼大了喔! 引自浦澤直樹的漫畫Monster 如果要Joyce簡單描述電影迷霧驚魂(Mist)的感想,我會說:導演 Frank Darabont 與原著史蒂芬金聯手在觀眾的心裡喚醒一頭駭人的怪物,電影播畢你會發覺自己連呼吸都飄散著逼人窒息的絕望。 導演 Frank Darabont 先前曾拍過「刺激1995」與「綠色奇蹟」,皆是史蒂芬金的小說改編,今年推出的「迷霧驚魂(Mist)」是兩人第三次合作,自然比起前兩部作品更細膩精準地詮釋史蒂芬金的恐怖風格,「迷霧驚魂(Mist)」的影片時間較短,因此一些故事細節讓觀眾摸不著頭緒,但絕對是近年來翻拍史蒂芬金小說最成功的電影。   內容簡介(無雷): 電影始自遭暴風雨摧折的小鎮,一陣濃霧悄然地自山巔飄降,男主角開車帶著幼子來到鎮上的超市採買,而大多數鎮民打算囤積糧食也蜂擁而來,當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措手不及地籠罩整個市鎮,霧裡更藏匿著未知的怪物時,這間超市成為他們唯一的避難所.... 迷霧的第一層涵義: 許多恐怖片都熱愛運用「霧」陰冷且若隱若現的特性渲染氣氛,但 在「迷霧驚魂(Mist)」中,久久不散的「霧」除了作為傳遞恐怖的媒介外,又多了些細膩的特殊寓意─「人際間因誤解而猜忌」。 有形濃霧與有形的怪物直接給予鎮民與觀眾感官視覺上的戰慄與驚恐,慌亂中的鎮民們又因信念、信仰而彼此猜忌、責怪,這是導演巧妙釋放的無形濃霧,此外隨著死亡的陰影逐步逼近,鎮民們的恐懼將內心無形的怪物餵養的更壯碩,最終主角們沒被不明的怪物吞噬,卻紛紛慘死在名為絕望的怪物足下。 最後男主角等人開車離去時,隔著霧與困守在超市的鎮民相望,徹底將這種人際間疏離猜忌表現到極至; 決定駕車離去的主角們與其說是勇氣使然,更毋寧是因信念不同而遭驅趕 ─ 苟且偷安與冒險求生,其目的都是追求一絲活下去的希望,然而恐懼卻讓人性自私爭鬥的一面表露無遺 。 上述這段已經接近電影尾聲,但令Joyce讚嘆的是導演處理人的神情之細膩,請網友一定要仔細看「離開」這個橋段,導演特地用慢鏡頭配上 悲壯 噁心配樂處理,正是要讓觀眾看清楚每一個飾演鎮民的演員臉上表露的迷惘、後悔、悲傷、恐懼...但就是沒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