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黑色散文] 戴上彩繪安全帽的城市

走在廢棄的眷村巷弄,心理有些慌亂,唯恐走得越深入會發現什麼,又擔心草草離去會錯過什麼,這副破敗的廢墟光景似乎令我早些年前的視覺經驗蠢蠢欲動,就學於雙十國中時,上下課總經此處,透過紗窗看著幽暗客廳裡一個獨坐藤椅的老者背影,彷彿已預見眼前湮滅衰萎之氣象,此刻急切攝下這片眷村的我,除了一份自己也弄不清的責任感驅使,或許更想捕捉穿梭在牆角、廳院、階梯間我那逝去的青春魂魄...



一邊考慮著取景,邊想起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一書寫到:「迷途的旅人只有到達另一個城市後,才會明白先前路途的意義,並賦予前一座城市意義」,一座城市衰敗下去,另一座城市又踩在其屍體上興盛,總得藉著某些毀滅才能感受美好,這是某種生命循環的真諦嗎?或象徵著慾望此消彼長的多變?是否直到我再次為某人付出情感時,才能回頭釐清我們一同走過的情路?



不知哪位哲人說過:「人存在的痕跡是藉著製造出的垃圾多寡證明」,此時此地這句話正無可披靡的實踐著,榮民們才離開眷村多久?一星期?一個月?據我從附近居民口中得知的正解是「兩星期」,但樹藤已迫不及待獨享這塊土地,硬生生扭轉身子往門裡鑽長,我常得低頭致意才得而入門;另一個遷入此地的居民是流浪貓狗,由於空房空屋甚多,貓狗各自為政各安其室,倒不至貓鳴狗吠亂我耳根;最活躍的莫過於滿室飛舞的蟲蟻蚊蛖,萬分親熱的熱吻著我的臉頰與手臂,我多次揮手回禮能阻止不了他們的「友好」,我隨後的離開想必令他們悲痛欲絕吧。先前房客曾在此生活的足跡就如此被自然撫平,細想倒與天葬有幾分異曲同工之效...



不小心聯想到以天地為棺的民俗信仰,憶起前天見到這則文章「【台中】老舊眷村彩繪新活力」,眷村建築彩繪真的能帶來新生命?或乃錦上添花在棺材上塗鴉?是犯了大不敬的忌諱,或是抱持緬懷莊重的心態在其上雕龍畫鳳呢?同樣是位處台中的眷村,春安路眷村的建築主體無疑保存的相當不錯,何必弄個彩衣娛親的花招掩飾舊時代的氛圍呢?我不禁想起電視上年長的藝人們,看著他們穿著爭奇鬥艷的衣裳與年輕藝人載歌載舞,畫面滿是歡笑聲,我心底迴盪的感慨與不捨卻難消...



審視居住在城市裡的你我的集體記憶,才赫然發覺那是選擇性遺忘眾多事物所獲得,我並非頌揚新不如舊的浪漫主義者,僅是深感集體記憶仍有所缺,缺乏亙古的歷史感令集體記憶像時有所聞的黑心建商,以沙拉油桶或保麗龍板蓋起華美卻不牢靠的建築;我與我還未誕生前的城市記憶間有著或深或淺的斷層,甫自出生就被剪斷相連的臍帶,又像隔著濃霧,那座我未曾生活其間的城市總在渺渺霧氣裡忽隱忽現,撩撥我強烈的好奇心卻始終難以得償所願看見,時地以非無疑產生隔閡,但台灣文化政策既然走的是觀光取向,那不是更該為我揭開這層歷史面紗,而不是短視地為建築套上一頂俗不可耐的彩繪安全帽呢!



 

註1.榮光眷影紀錄片播映 請見http://amtfilm.blogspot.com/

註2.隨手拍的一些眷村照片

註3.Joyce不是生在眷村,是客家閩南人,但我痛恨族群對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不知道的普羅米修斯(一)異形電影的藝術DNA

《異形》(1979)導演RidleyScott最近帶著新作《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再次將異形這種奇妙生物展現在螢光幕前,而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評價非常兩極,Joyce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在於開啟這種好壞的爭辯,而是想談談「異形」這種虛構生物一脈相承的藝術血統, 無劇透!請安心閱讀。 左為異形編劇之一Dan O'Bannon  右為HR Giger,背景是《異形》道具製作現場 在1979年《異形》上映時,觀眾與影評的反應也呈現極端憎惡或無比熱愛,但《異形》在視覺效果上的成就卻是有口皆碑的好,這不得不歸功於瑞士超現實主義畫家與雕塑家HR Giger。

《蝸牛食堂》身心食同源

  日本異常地喜愛拍攝以食物作為人際溝通的電影,Joyce個人尤其關注其中幾部涉及女性主題的美食電影,像是《海鷗食堂》裡日本中年女子企圖將飯糰的美味傳達給芬蘭人,到《幸福的馨香》百貨公司女職員從排斥、喜愛、進而守護中華料理,或是《 幸福便當 》講述單親媽媽如何以便當開啟第二人生的可能,女性料理人的故事往往比料理鐵人類的男性敘事多了幾分柔軟細膩的口感,也更容易喚醒觀眾自身成長的味蕾經驗,畢竟我們的味覺經驗主要還是仰賴成長過程中身邊的女性所建構,不是嗎?

《險路勿近》迷人的惡之華

坦白說,柯恩兄弟 (Joel Coen)的電影向來不是我的tone,然而這部 【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倒讓Joyce耳目一新,不但具有商業片必備的元素─緊繃的氣氛加上刺激的動作場面,也能有藝術片的哲學內涵,實在是他們近年來最佳的作品,Joyce強烈推薦還沒看的網友一定要看。 Joyce不多說劇情,以下是個人觀影後的一些心得,與各位交流。 隨手可得的暴行 象徵主義 ( symbolism )( Wiki )認為「形式本身不是目的,思想觀念是目的」。Joyce則認為電影【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中「 暴力只是行兇的形式,而駭人又迷人的卻是那深徹入骨的邪惡 」。 【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成功地形塑Chigurh這位冷血殺手,從頭看到尾,幾乎把能殺的都殺了,甚至委託人也難逃一死,如此讓人直冒冷汗的角色恐怕只有【沉默的羔羊】裡的漢尼拔博士堪比。 假若對漢尼拔而言,殺人猶如一場神聖的宗教獻祭,他則是手持利刃祭司,在揮下屠刀時得到彷彿為神之化身的興奮,破壞與創造同樣來帶來如神般的成就感,但破壞更省時間。 然而Joyce認為柯恩兄弟 (Joel Coen)在處理暴力本質比「沉默的羔羊」更高竿。 片中飾演老警長的Tommy Lee Jones說了一則故事,大意如下: 過去殺牛得用大鎚敲暈牛,五花大綁後再切斷其喉嚨,某人因為在沙牛時,牛醒來並發狂掙扎,而受傷。今日殺牛的方法不一樣了,只要用空氣槍將石塊射入牛隻頭部再吸出來,畜生永遠不知道被什麼射中... 過去在電影【沉默的羔羊】中,獵物是沒有反擊能力,獵物低聲的啜泣也激起獵人興奮的歡快,但在【險路勿近】中,獵人與獵物的角色不斷倒置,即便是專業的殺手Chigurh也險些栽在Josh Brolin飾演的越戰老兵手裡,意味著在我們這槍枝氾濫的時代,任何人都能輕易擁有槍彈,暴力不再是邪惡的專屬品,不起眼的學童也可能手提步槍到校掃射... 在電影【沉默的羔羊】中著墨的是儀式般的生死交替,看著漢尼拔聽著古典樂品紅酒食人肝,【險路勿近】中殺手Chigurh拿的武器竟是外觀平凡的空氣槍,而非手槍,然而在見到空氣槍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