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分享]當iphone遇上錄音設備

 

許多iphone使用者常抱怨錄音品質不佳,專業錄音工作者也不會選擇以iphone作為收音設備,撇開錄音軟體不談,收音效果要好最重要的就是麥克風!價格從萬把塊到幾百塊都有,然而,很可惜的是iphone 3G使用的耳機插孔雖然是3.5mm端子,但一般通用的是兩個絕緣環,它用的卻是三個(如下圖),因此一般麥克風插入iphone會被感應為喇叭或耳機,無法錄音,這是由於iphone的耳機上附有隱藏麥克風,在iphone 2G時代用這種方式可排除非官方授權的週邊,如今這卻成為使用者購買週邊的困擾,具體的結構請看這篇「Apple iPod jack Connector Pinout

mic

 

有廠商因此推出iphone專用的麥克風,如俗稱的圖釘或膠囊,但用過得都知道效果的提昇極有限,目前市面上僅有販售耳麥轉接頭,Joyce測試過將麥克風插上兩款耳機轉接頭都無法錄音。某些廠牌的腳座Dock支援麥克風輸入,但…沒有人會帶著腳座四處走。

smi

有些人會質疑為何不用錄音筆就好,要知道「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能用手機錄不是比多帶一隻錄音筆方便嗎?此外,錄音筆還需存到電腦,但用iphone錄完我就能直接上傳到AudioBoo之類的播客網站或自己的部落格,iphone加上高品質麥克風意味著清晰的Podcast。可惡!難道我只得放棄將Iphone當作抓猴的偵信設備神聖的採訪工具的理想嗎?當然不!

要將iphone改造成適用於任何輸入裝置有兩個方案一個是利用USB連接孔(Dock Connector),利用Dock的好處是錄音的同時可以保持耳機輸出聲音,並可支援一個以上的錄音設備,有玩樂團的朋友就可以這樣達成多軌同步收音。
另一種方式則較簡單,利用原先的耳機孔進行錄音,但這個缺點是錄音時整台iphone會沒有聲音,得拔開麥克風,才能用內建喇叭播放,就無法耍帥戴著全罩耳機一邊收音,而且就一定得用電容式麥克風! 否則偵測不到裝置。

Joyce這次僅先示範第二種方式改造,日後有機會再來嘗試改造USB連接孔,對於Dock IO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 http://www.allpinouts.org/index.php/Apple_iPod_dock

要改裝至少得有三用電表、一個焊槍與3.5mm公轉母接頭,Joyce建議最好找熟識的音響店或電子材料行幫忙,我是到光華商場的邱賢音響器材行,地址是新生南路一段6號之8,價錢約500,老闆手藝不錯呦,我壞掉的耳機也找他修,但店裡賣的東西沒有特別便宜XD

IMG_0096IMG_0092

將iphone耳機線剪斷後,兩條淺黃色是接地線,紅綠則是左右音源,但最好帶著耳機將線路接上電表,聽聽是否有傳出雜音來確認(上圖右),焊接前記得先吸焊去掉線上的塗料,焊完後就完成啦~~再次叮嚀,麥克風得用需電池的電容式,否則插上去會什麼都錄不到喔!

DSCN3430 DSCN3437

來段吵雜環境中測試,試聽可明顯發現主音源(人聲)仍很清晰,我非常害羞請見諒>_<

當iphone裝上了手持麥克風後,搖身一變為採訪利器,如果你是個聲音很好聽的部落客,那麼不妨在你的iphone上安裝Audioboo這個軟體,首先在官網http://audioboo.fm/申請一個個人帳號,當錄完音可選擇照張相並用手機內建的GPS標明所在地,在網站上除了素人報導外,也有不少「音景採製人」(soundscapist),可以聽見京都的蟬鳴、孩子的牙牙學語、地鐵的喧囂、課堂的朗讀聲,讓我們重新發現這些習以為常卻又常忽略的音景。

src_fd6c6b314cbe1483aa2d3651000c41fc

當然還有更多更有趣的應用可挖掘,最近國內線上卡啦OK網站 iKala就推出了iphone版本,目前雖然還無法由手機錄製上傳,但我想遲早會將這個功能加入,到時iphone就成了你隨時隨地的鍊唱機,不準備一隻好一點的麥克風怎麼行呢。

IMG_0010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不知道的普羅米修斯(一)異形電影的藝術DNA

《異形》(1979)導演RidleyScott最近帶著新作《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再次將異形這種奇妙生物展現在螢光幕前,而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評價非常兩極,Joyce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在於開啟這種好壞的爭辯,而是想談談「異形」這種虛構生物一脈相承的藝術血統, 無劇透!請安心閱讀。 左為異形編劇之一Dan O'Bannon  右為HR Giger,背景是《異形》道具製作現場 在1979年《異形》上映時,觀眾與影評的反應也呈現極端憎惡或無比熱愛,但《異形》在視覺效果上的成就卻是有口皆碑的好,這不得不歸功於瑞士超現實主義畫家與雕塑家HR Giger。

《蝸牛食堂》身心食同源

  日本異常地喜愛拍攝以食物作為人際溝通的電影,Joyce個人尤其關注其中幾部涉及女性主題的美食電影,像是《海鷗食堂》裡日本中年女子企圖將飯糰的美味傳達給芬蘭人,到《幸福的馨香》百貨公司女職員從排斥、喜愛、進而守護中華料理,或是《 幸福便當 》講述單親媽媽如何以便當開啟第二人生的可能,女性料理人的故事往往比料理鐵人類的男性敘事多了幾分柔軟細膩的口感,也更容易喚醒觀眾自身成長的味蕾經驗,畢竟我們的味覺經驗主要還是仰賴成長過程中身邊的女性所建構,不是嗎?

《險路勿近》迷人的惡之華

坦白說,柯恩兄弟 (Joel Coen)的電影向來不是我的tone,然而這部 【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倒讓Joyce耳目一新,不但具有商業片必備的元素─緊繃的氣氛加上刺激的動作場面,也能有藝術片的哲學內涵,實在是他們近年來最佳的作品,Joyce強烈推薦還沒看的網友一定要看。 Joyce不多說劇情,以下是個人觀影後的一些心得,與各位交流。 隨手可得的暴行 象徵主義 ( symbolism )( Wiki )認為「形式本身不是目的,思想觀念是目的」。Joyce則認為電影【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中「 暴力只是行兇的形式,而駭人又迷人的卻是那深徹入骨的邪惡 」。 【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成功地形塑Chigurh這位冷血殺手,從頭看到尾,幾乎把能殺的都殺了,甚至委託人也難逃一死,如此讓人直冒冷汗的角色恐怕只有【沉默的羔羊】裡的漢尼拔博士堪比。 假若對漢尼拔而言,殺人猶如一場神聖的宗教獻祭,他則是手持利刃祭司,在揮下屠刀時得到彷彿為神之化身的興奮,破壞與創造同樣來帶來如神般的成就感,但破壞更省時間。 然而Joyce認為柯恩兄弟 (Joel Coen)在處理暴力本質比「沉默的羔羊」更高竿。 片中飾演老警長的Tommy Lee Jones說了一則故事,大意如下: 過去殺牛得用大鎚敲暈牛,五花大綁後再切斷其喉嚨,某人因為在沙牛時,牛醒來並發狂掙扎,而受傷。今日殺牛的方法不一樣了,只要用空氣槍將石塊射入牛隻頭部再吸出來,畜生永遠不知道被什麼射中... 過去在電影【沉默的羔羊】中,獵物是沒有反擊能力,獵物低聲的啜泣也激起獵人興奮的歡快,但在【險路勿近】中,獵人與獵物的角色不斷倒置,即便是專業的殺手Chigurh也險些栽在Josh Brolin飾演的越戰老兵手裡,意味著在我們這槍枝氾濫的時代,任何人都能輕易擁有槍彈,暴力不再是邪惡的專屬品,不起眼的學童也可能手提步槍到校掃射... 在電影【沉默的羔羊】中著墨的是儀式般的生死交替,看著漢尼拔聽著古典樂品紅酒食人肝,【險路勿近】中殺手Chigurh拿的武器竟是外觀平凡的空氣槍,而非手槍,然而在見到空氣槍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