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談傅瑞德所寫「減法設計的經濟學」

傅瑞德前輩在他的石墨工房寫了篇「減法設計的經濟學」,其中用「機會成本」與「邊際效益」兩個經濟學的基本概念闡述減法法則的特性,雖然大學時經濟學修的不太好,但對其中機會成本這點我要補充個人想法。

 

引自「減法設計的經濟學」:
假設你住在一間每坪40萬元的房子裡,其中放了一張佔用一坪空間、價值5萬元的大桌子;當這張桌子不太用得上、只是佔地方,又賣不了幾個錢的時候,你可以選擇:

  1. 把桌子丟掉,將一坪40萬的空間另作他用
  2. 把桌子留著佔地方,等有機會脫手的時候再說

如果撇開感情或其他個人因素,純就數字績效來看,當然是「減掉」桌子,才對得起那一坪的40萬價值。

 

我這樣詮釋以上例子,這一坪空間無論擺放桌子與否都具有40萬的價值,我們如今的抉擇在於這一坪的空間上要擺放5萬元的桌子或是無法以數字計量的空間質感,我們面臨比較利益的抉擇,如果理性地純就數字績效來看:
選擇放桌子獲利5萬+40萬

而選擇放空氣得到的是土地原先的價值 40萬

於是我們可以估算

選擇放桌子的機會成本是0

選擇放空氣的機會成本則是 5萬

是的,其實按機會成本較低來做理性抉擇的話,我們該擺放桌子!

 

因此我們可以從上述發現,寧可拿掉桌子的「減法法則」,不是傳統經濟學的理性抉擇模式,會選擇拿掉桌子的消費者也許是受文化、風潮、社經環境的影響,而這種大範圍的不定性環境,理性抉擇很明顯地不敷使用,就像近年來公仔風靡的盛況背後,更多的是非理性的抉擇,Joyce在此並非貶抑非理性抉擇而推崇理性抉擇,實際上這都只是經濟學理論的概括講法。

 

除了文化風潮會影響決策外,社經水平(social-economic status)也是重要變因,如同北歐家俱之所以會發揚出「simplistic」,與他們生活水平或許密不可分,相較開發中的第三世界國家而言,便宜又大碗最能獲得消費者青睞,無形的價值比不上實際看到的功能。

 

若Joyce更進一步地將「非理性抉擇」與「減法法則」畫上等號,那麼傳統經濟學的「理性抉擇」正意味著「加法法則」,而我非常讚同傅大所言:“以「減法」為設計原則的精簡聚焦產品,將會是未來的趨勢”。

 

「加法法則」一直是硬體生產廠商奉行的主流方向,然而當各家功能都在同中求異時,你要再添加創新的功能是相當困難的,對資金豐沛的國際大廠而言或許不難,但如果是中小型公司搞研發就燒掉不知幾卡車的錢,此外「加法法則」也正如傳統經濟學要求市場規模最大的想法,因此小眾、特殊客制化的需求往往被忽略,總是得等到所謂市場時機成熟(小眾即將變大眾)才能買到想要的產品,甚至可能等不到!但往往也是「加法法則」持續引領科技推陳出新,廠商們像是得了強迫症,每兩年就丟掉舊的規格換成新的,我好不容易等到Double Layer的DVD普及,他卻告訴我該換Blue-Ray光碟機...

 

而「減法法則」或許就像傅大提到Web2.0有許多的客制化網站如雨後春筍地產生,造就了許多小蝦米成功的案例。而未來硬體廠商如果想擺脫削價競爭的壓力,或許「減法法則」是可以考慮的方向,但中小企業實際上施行是困難且風險更高的。

 

Joyce在這講一個不太名譽的回憶:Joyce高中時正逢哈電族翻譯機上市,當時這項產品風靡了國高中生,原因是比起體積龐大、價格貴的快譯通,一台不到千元、體積又迷你的翻譯機,簡直是高中生作弊的最愛,喔說錯,是學習的最愛,總之當時這螢幕只有雙行顯示,字庫相較快譯通少的可憐的產品,卻意外地憑著「減法法則」在國內市場開始佔有一席之地,雖然如今隨著手機吸納了辭典功能後,哈電族這個產品也不得不搞起「加值」功能,整個產品不再如以往簡潔,不過這個有使無終的例子也正好給企圖運用「減法法則」的公司做個借鏡。

 

最後來看看近年來銷售成功的硬體,大部分都還是遵循所謂「加法法則」,但在某些特例,的確隱約可見「減法法則」的身影,除了操作上力求簡單,未來用「減法法則」簡化累贅、不常用的功能,並用「加法法則」突出產品創新的特性,或許會是硬體設計的新典範;我先前介紹的Sony CyberShot T2這篇為例,相機的硬體規格相當普通,但儘可能拿掉相機操作鈕,利用觸控螢幕的創新,宣傳產品觸控聚焦的功能,此外極佳的相片管理能力為你省下的時間都是無形的利益,Sony CyberShot T2會熱賣絲毫不令人意外。

 

至於Macbook Air,我先前寫過兩篇
Macbook Air紙片般的薄筆電(上)
Macbook Air紙片般的薄筆電(下)

如果以本文的標準來分析是否能熱賣,首先Macbook Air循「減法法則」減去了很多累贅,而突顯了剩下的特質─ 外出的輕薄,其實這就夠讓Mac Fans的我買帳了,然而抽離並理性的思考,Macbook Air還加入了什麼要素?背光面板、無風扇設計、多點觸控,事實上這三點都不夠吸引我,此外考慮現實面,這產品設計一減一加後,怎麼還是不能親民些為我節省荷包呢(啜泣)。

 

因此Macbook Air勢必得經過幾個月市場嚴格的洗禮,或許到第二代產品能在現有的架構上再做創新,產品才能更完

滿吧。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不知道的普羅米修斯(一)異形電影的藝術DNA

《異形》(1979)導演RidleyScott最近帶著新作《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再次將異形這種奇妙生物展現在螢光幕前,而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評價非常兩極,Joyce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在於開啟這種好壞的爭辯,而是想談談「異形」這種虛構生物一脈相承的藝術血統, 無劇透!請安心閱讀。 左為異形編劇之一Dan O'Bannon  右為HR Giger,背景是《異形》道具製作現場 在1979年《異形》上映時,觀眾與影評的反應也呈現極端憎惡或無比熱愛,但《異形》在視覺效果上的成就卻是有口皆碑的好,這不得不歸功於瑞士超現實主義畫家與雕塑家HR Giger。

《畫中畫Anamorph》─ 傑作與劣作的一筆之遙

  Joyce偏愛犯罪驚悚類型的電影,常在觀影後思考是什麼動機驅使連續殺人魔再三地凌虐屠殺被害者,是報復、快感、或是控制慾?有時甚至暗自聯想在奪去他者的性命的那一刻,是否會如臨盆的孕婦,感受著帶有神聖性的生命躍動(或掙扎),而有自身確切活著的喜悅,思及至此,赫然驚察我心底竟蘊含這般原始又嗜血的因子,究竟電影是放大人性中潛伏的黑影,抑或電影只是你我夢靨的些許再現?《畫中畫Anamorph》則在觀眾意識開拓出一座嶄新的幽暗花園...   容我先說明一下片名《Anamorph》,原意來自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特殊繪畫技巧「變形繪畫」,其中以漢斯.賀賓(Hans Holbein)1533年的作品「使節」(The Ambassadors)最具代表性(如上圖),傳統的透視法皆假設觀賞者位於畫作的正面,然而變形繪畫則得由特定角度才能看到畫作內的第二幅作品「象徵死亡的骷髏頭」,意喻有限的視角造成了認知的晦澀性。畫作裡的兩位青年擁有權勢與才華,乍看是幸福圓滿的人生,卻同樣逃不開死亡的命運。導演以此繪畫術語表達“真實是隨著視角不同而變化”     《畫中畫Anamorph》的劇情設定不足為奇,頗似克里斯多福諾藍執導的《針鋒相對 Insomnia》 (註:Joyce強力推薦) : 70年代紐約市,警探Stan(威廉達佛 飾)偵破一樁駭人聽聞的連續殺人案件「Uncle Eddie」,然而因疏失導致一名少女遭殺害,使得他背負強烈罪惡感覺並渾噩地酗酒消愁,五年後,一起兇殺案竟與疑似死亡的「Uncle Eddie」有著同樣的手法,究竟是模仿犯還是當年抓錯兇手?瀕臨崩潰邊緣的警探Stan究竟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Joyce懷疑編劇兼導演Henry S. Miller的靈感是否來自勞倫斯‧卜洛 克所寫的「屠宰場之舞」,地點同樣是光鮮且污穢的紐約,主角皆背負著過去的陰影及酗酒,小說裡的兇手將虐殺過程拍攝成電影,《畫中畫Anamorph》則是以屍體創作藝術品,甚至結局也都令人錯愕悵然,解開了部分迷題卻又帶給讀者亙古難解的人性難題,這部電影的確有種類似偵探小說的懸疑氣氛,且厚實有味。   但隨著劇情推展,電影的情節鋪陳則漏洞百出, 《畫中畫 Anamorph》以屍作畫入鏡的點子的確別樹一

紐西蘭如何作永續設計:「好自然」捕鼠器

很少人知道紐西蘭當地有個名為 BestAwards 的設計盛事,每年會選出從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空間設計等各領域的最紐設計,而2011年的最佳永續性產品的得獎者是一款名為「好自然」的全自動人性化捕負鼠器(Goodnature Automatic Humane Possum Trap),我看到的瞬間心底不禁湧現許多疑問,一款傷害生命的捕鼠器為何取名為好自然?負鼠是什麼鼠?這款捕鼠器又憑什麼獲得永續性(Sustainable)設計大獎?